[发明专利]基于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中点对点主动推送文件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6120.3 | 申请日: | 201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0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邱晗;万明坚;何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国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1336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ndroid 智能 移动 终端 点对点 主动 推送 文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中点对点主动推送文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手机的使用是越来越普遍,几乎是人手一部,并且现在以苹果和android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正席卷全世界的用户,所以人们对手机功能的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像打打电话,发发短信这样基本的功能,实际上,现在的智能手机就是一个综合的通信娱乐资讯服务移动终端,比如给朋友分享图片在以往要实现这个功能只能是通过QQ,微博,蓝牙,红外等技术但是这些技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QQ和微博会受互联网的限制,蓝牙虽然传输速度不错但是距离顶多只有十几米,红外速度慢且传输距离就更短了一般就几十厘米到一米而且还需要把两部移动终端的红外端口方向对准中间不能有任何的障碍物。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需热点,方便较远距离传送文件的基于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中点对点主动推送文件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中点对点主动推送文件的方法,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中安装有用于点对点信息传送的wifiP2P模块,该wifiP2P模块设置有wifi-direct芯片,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步骤1.启动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的wifiP2P模块进行搜索;
步骤2.列表显示搜索到的移动终端的名称和mac地址;
步骤3.选择连接要匹配的移动终端;
步骤4.等待对方确定,判断是否配对成功实现双机直连;
配对不成功,则返回步骤3中再次选择匹配;配对成功,则选择要传送的文件并发送;
步骤5.判断文件是否传送成功;
文件传送成功,则结束操作;文件传送失败,则判断是否重新发送;
步骤6.如果不重新发送则结束操作,如果重新发送则返回步骤4中选择要传送的文件并发送。
所述步骤1中,搜索移动终端,还要进行判断是否搜索到移动终端;
如果搜索到移动终端则进入所述步骤2列表显示搜索到的移动终端的名称和mac地址;
如果没有搜索到移动终端,则判断搜索次数是否达到3次;
如果搜索次数达到3次,则结束操作;如果搜索次数小于3次,则返回判断是否搜索到移动终端的步骤。
所述要匹配的移动终端接收文件的步骤包括:
接收到配对信号;
判断是否要配对,如果选择不进行配对,则结束操作;
如果选择配对,则建立与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的连接;
接收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发来的文件;
存储并显示接收到的文件。
所述步骤4,等待对方确定,判断是否配对成功实现双机直连,等待时间大于30秒匹配对象没有连接成功,则判断为配对不成功。
步骤4中,若配对不成功,则返回步骤3中再次选择匹配,或者放弃匹配结束操作。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本发明是在android平台上带有wifi-direct硬件芯片的基础上,无需热点就可以进行点对点连接,其传输速度是蓝牙传输速度的20倍以上,并且在200米的长距离范围内都能有效传输,满足移动终端高速、远距离文件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推送文件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接收文件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基于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中点对点主动推送文件的方法,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中安装有用于点对点信息传送的wifiP2P模块,该wifiP2P模块设置有wifi-direct芯片,操作时候需要打开应用软件,首先进行匹配移动终端的检索。
如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中点对点主动推送文件的方法,其传送文件的具体步骤如下:
启动android智能移动终端的wifiP2P模块,进行搜索;搜索范围是搜索移动终端周围200米的直径范围内。
判断是否搜索到移动终端;
如果搜索到移动终端则列表显示搜索到的移动终端的名称和mac地址(物理地址);
如果没有搜索到移动终端,则判断搜索次数是否达到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国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国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61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以及管与连接器的焊接结构
- 下一篇:通用生物分析仪器用温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