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盐碱绒毛白蜡SCAR标记及其在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6441.3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3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燕丽萍;夏阳;刘翠兰;李双云;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11 | 分类号: | C12N15/11;C12Q1/6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健康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碱 绒毛 白蜡 scar 标记 及其 辅助 选择 育种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CAR标记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耐盐碱绒毛白蜡SCAR标记及其在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白蜡属全世界约70余种,大多数分布在北半球暖温带,中国已有34种,其中原产26种,国外引进8种。绒毛白蜡(Fraxinus VelutinaTorr.)为木犀科(Oleaceae)白蜡属(Fraxinus Linn.)落叶乔木,原产为美国,生长快,树干通直,木质结构均匀,纹理美观,易繁殖、抗逆,是优良盐碱地造林、园林绿化和珍贵的用材树种。早在1911年引种到济南(孟昭和等,2001),1953年被转引到天津(杨瑞兴等,1996),80年代后在华北华东地区广泛栽培。目前已成为我国华北、华东主要沿海城市及盐碱地区造林和园林绿化优良树种(时明芝,1996;王勤等,2000;倪国祥等,1995;王友平等,2007)。
国内关于白蜡生态特性、生长习性方面的研究较多,主要侧重于白蜡的耐盐碱性、苗木繁育、造林技术等方面。樊宝敏(1992)报道,绒毛白蜡对呈碱性反应的滨海盐土较为敏感;孟康敏(1999)对5个滨海盐碱地引种的树种幼苗进行盆栽耐盐性试验,根据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细胞膜透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等5个耐盐性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绒毛白蜡耐盐力最强;刘德玺等(2008)以盐渍生境下1-3年生红梣为材料,对不同树龄红梣的各营养器官中盐离子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王友平等(2009)研究了盐渍生境下1-3年生绒毛白蜡不同营养器官中盐离子分布规律。近年来国外报导多集中在欧洲白蜡(F.excelsior)的核DNA微卫星、叶绿体微卫星标记、EST-SST标记筛选分离,以及微卫星标记在种群遗传分析与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研究上。Heurtz等(2004)通过对全欧洲野生F.excelsior群体的叶绿体DNA与叶绿体微卫星分析认为,较低的单倍体多态是由于风媒植物的基因流影响。Bacles等(2008)利用微卫星标记进行了大尺度景观下苏格兰F.excelsior群体的花粉基因流的父本分析,花粉基因流的交换取决于群体大小,而不是地理位置。Goto等(2006)利用5个微卫星位点对日本北部滨海森林的F.mandshurica var.japonica的亲本与后代的基因型分析,结果表明小范围内亲本的个体分析可以为风媒植物提供定量的分析。对绒毛白蜡(F.Velutina)的相关DNA标记序列未能在GenBank上检索到,遗传学基础研究十分薄弱,遗传背景信息匮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选择育种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开展相应的遗传学基础研究、定位重要经济性状是我国白蜡选育工作中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传统的白蜡分类主要依靠果实形状和果翅数目的不同,该分类方法无法有效的在幼树早期进行应用。因此利用分子生物学办法、建立有效、快捷的种质鉴别方法对解决我国白蜡树良种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是一种新型的育种方式,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可有效的检测基因型,进行QTL定位,直接通过标记基因辅助选择含有目标基因型的个体。与传统的育种方法相比,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方法,直接以DNA形式出现,在植物体的各个组织、各发育时期均可检测到,不受季节、环境的限制,不存在表达与否的问题;数量多,遍及整个基因组;多态性高,利用大量引物、探针可完成覆盖基因组的分析;中性标记,即不影响目标性状的表达,与不良性状无必然的连锁共显性标记,能够鉴别出纯合的基因型与杂合的基因型,提供完整的遗传信息。RFLP标记、AFLP标记操作较为繁琐,而RAPD标记准确性和稳定性较差,均不适合于大规模的田间材料的鉴定工作;SCAR标记操作简便、准确性高、稳定性高克服了上述标记的缺点,为首选的分子标记方法。由于林木育种周期长,要改变在绒毛白蜡育种领域上的落后局面,关键在于尽快广泛收集品种资源,走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道路,缩短育种年限,加快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利用的研究。因此,获得耐盐碱绒毛白蜡SCAR标记,对于绒毛白蜡良种选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我国耐盐碱林木种质的选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丰富耐盐碱绿化树种的遗传多样性,扼制土地盐渍化,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盐碱绒毛白蜡SCAR标记及其在用于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耐盐碱绒毛白蜡SCAR标记,其特征在于,该SCAR标记是全长592bp的特异片段S20-592,其核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64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炼五氧化二钒的三段式加热和焙烧方法
- 下一篇:滚球场用的纤维针刺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