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通信网络中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6487.5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06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冷晓冰;郑武;徐朝军;沈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08 | 分类号: | H04W28/08;H04W28/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网络 进行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在通信网络的基站中用于与该基站管辖的用户设备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网络包括蜂窝网以及专属于所述蜂窝网的辅助无线网络,所述辅助无线网络具有至少一个辅助无线网络接入节点,所述至少一个辅助无线网络接入节点与所述基站通过有线或无线链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维持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之间的所述蜂窝网中的第一控制信道,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用于与所述用户设备交互所述蜂窝网中的数据信道的控制信令;
b.与所述用户设备交互仿真数据信道的控制信令;
d.建立所述仿真数据信道,所述仿真数据信道经由所述辅助无线网络以及所述辅助无线网络接入节点与所述基站之间的有线或无线链路将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连接;以及
e.至少通过所述仿真数据信道,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数据或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注册所述辅助无线网络的请求;
-对所述用户设备进行认证;
-当所述用户设备通过认证时,执行所述步骤a-e。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道与所述用户设备交互所述仿真数据信道的控制信令;或
建立第二控制信道,其用于与所述用户设备交互所述仿真数据信道的控制信令,其中所述第二控制信道经由所述辅助无线网络以及所述辅助无线网络接入节点与所述基站之间的有线或无线链路将所述基站与所述用户设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b与d之间还包括步骤c:
根据第一预定条件,选择通过所述蜂窝网中的所述数据信道和/或通过所述仿真数据信道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数据或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并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指令,所述指令用于指示选择结果,其中,所述第一预定条件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蜂窝网中的所述数据信道和所述仿真数据信道的信道质量;
-所述蜂窝网中的所述数据信道与所述仿真数据信道之间的负载状况;
-业务数据类型;
-业务服务质量;或
-所述用户设备的功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f.当满足第二预定条件时,释放所述仿真数据信道,并通过所述蜂窝网中的所述数据信道从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数据或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数据,其中,所述第二预定条件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蜂窝网资源充足;
-所述仿真数据信道的信道质量变差;
-所述用户设备远离辅助无线网络接入节点;
-所述用户设备处于高速移动中;或
-所述用户设备释放所述仿真数据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数据信道的控制信令包括以下各项中至少一项:
-辅助无线网络注册管理信息;
-所述仿真数据通道建立和释放信息;
-所述仿真数据通道的定时信息;
-所述仿真数据通道的业务缓冲信息;
-所述仿真数据通道的数据传输格式;或
-所述仿真数据通道的基站端和用户设备端的标识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无线网络包括WiFi、Zigbee、蓝牙网络中的任一项或其组合。
8.一种在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中用于与管辖该用户设备的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网络包括蜂窝网以及专属于所述蜂窝网的辅助无线网络,所述辅助无线网络具有至少一个辅助无线网络接入节点,所述至少一个辅助无线网络接入节点与所述基站通过有线或无线链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维持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之间的所述蜂窝网中的第一控制信道,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用于与所述基站交互所述蜂窝网中的数据信道的控制信令;
B.与所述基站交互仿真数据信道的控制信令;
D.建立所述仿真数据信道,所述仿真数据信道经由所述辅助无线网络以及所述辅助无线网络接入节点与所述基站之间的有线或无线链路将所述用户设备与所述基站连接;以及
E.至少通过所述仿真数据信道,从所述基站接收数据或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648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