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松式络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7846.9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虎王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12 | 分类号: | B65H54/12;B65H57/28;B65H61/00;B65H59/1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松式络筒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松式络筒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档色织产品愈来愈受到人们喜爱。不仅仅真丝绸,化纤丝、人造丝、混纺纱和棉纱等也可采用色丝制造。色纱染色最经济的染色工艺是应用筒子直接染色,因此得到普遍应用。一般纱筒染色前需要将外购的坯纱或筒子络成适合于筒子染色用的“松式筒子”供下道工序用,因此松式络筒机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生产出合格的松式筒子卷装,方便筒纱均匀染色就成为人们需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松式络筒机对络成的筒子使用于筒子染色一般有如下要求:1、卷绕中,筒子要求定长,卷绕要求松软,卷密要求均匀;2、卷绕角须考虑纱层间有较大的空隙,因而采用稍大的卷绕角,使染液能顺利渗入纱层;3、筒子的边缘应松软而均匀,俗称松边筒子;4、要求不产生任何重叠、脱边、蛛网和其他成形疵点,以便均匀染色、轻快退绕。
现有的自动松式络筒机,在使用中存在如下缺陷:一、把主要工作做在了实现卷绕时的防叠设计,忽略了松式筒子外观结构本身也是影响后续染色工序顺利完成的原因之一,导致络成的平行或矩形松式筒子的边缘纱圈过紧,容易造成紧边筒子以致染色不均;二、对松式筒子卷绕时的定长及断纱自停要求,现有装置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三、在卷绕时的防叠设计较为复杂,且成本较高;四、使用中没有将纱线横向往复运动与卷绕运动分开,而是将槽筒既作为导纱器,又作为摩擦辊来驱动纱筒圆周运动,用槽筒沟槽引导纱线往复运动,易导致纱线重叠、毛丝等弊端;五、各部件之间的连接设计不够合理,使用中耗能较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结合从事纺纱机械工作的多年经验,对上述技术领域的缺陷进行长期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松式络筒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廉、噪音低,在使用中可方便、准确的实现菠萝状成形以及定长、断纱自停功能,可实现高质量的松式卷绕、提高后续工序染色的质量和顺利退绕,进而提高工厂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松式络筒机,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由摩擦辊电机和槽筒电机分别驱动的卷绕装置,变幅导纱装置、定长控制装置、张力调节装置以及主机控制装置。所述卷绕装置包括卷绕架、槽筒和摩擦辊,槽筒包括带盖板的槽筒体、槽筒轴以及内置于槽筒体内安装有吐丝头固定架的横动往复装置,吐丝头固定架一端装有吐丝头,吐丝头外露于槽筒的靠卷绕架侧,吐丝头固定架另一端装有导向块。所述变幅导纱装置包括变幅导轨、拉簧、活动拉杆和可调转动杆,变幅导轨中间成型有可限制导向块滑动的滑槽,变幅导轨一侧活动安装于槽筒体盖板的内侧,另一侧通过拉簧固定在槽筒体上,变幅导轨伸出槽筒体外的一端安装有活动拉杆,活动拉杆与同侧的安装于卷绕架的可调转动杆相连。所述定长控制装置包括红外光控探丝器、剪线器以及控制上述装置的单片机,单片机通过RS-485总线与主机控制装置相连。
进一步,所述单片机为STM8S207单片机;所述定长控制装置还包括报警器、指示灯和复位器,均受上述单片机控制。所述探丝器包括安装在凹形盖体内由红外线发射管和接受管组成的感丝头,和通过连接件固定在凹形盖体上下两面的导引瓷头,导引瓷头的纱线定位槽呈钩形,使纱线可垂直通过上下导引瓷头和感丝头的感应区;所述剪线器为利用采用ULN2003的驱动电路驱动电磁铁、电磁铁带动剪刀片剪线的剪线器,驱动电路与上述单片机相连。从而不仅可以实现报警、指示功能,而且还可以一键复位,同时成本低廉;探丝器与剪线器的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加低廉。
进一步,所述主机控制装置包括显示触摸屏、主控CPU和可分别控制槽筒电机和摩擦辊电机的变频器,变频器和主控CPU之间通过RS-485总线相连,主控CPU通过RS-485总线与定长控制装置的单片机相连。从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显示美观,通过变频器的参数设置,可方便获得结构均匀的无重叠松式筒子;RS-485总线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其布线简单,稳定可靠。
进一步,所述主控CPU采用含Cortex-M3内核的ARM芯片STM32F103。从而实现高性能低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虎王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虎王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78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