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线驱动电线绞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8043.5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6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郝长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豪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肖莉丽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南开区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线 驱动 电线 绞合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线绞合机,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直线驱动电线绞合机。
背景技术
绞合机专为汽车线束系统开发设计,是将两棵或多棵线径相同的电线,通过恒定的拉力,旋转绞合成具有信号屏蔽功能的双绞线或多绞线的设备。
目前的绞合机中,拉紧夹头总成安装在滑台上,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手动将滑台移动到机尾位置,再将多根电线一端与旋转夹头总成中的夹头机构连接,然后多根电线另一端与拉紧夹头总成中的夹头机构连接。当电线超过一定长度后,就要频繁往复走动或利用双人完成,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通过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滑台移动来完成绞线,以提高生产效率的直线驱动电线绞合机。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直线驱动电线绞合机,包括机架总成、旋转夹头总成、拉紧夹头总成、纵向移动滑台总成、电控箱,所述纵向移动滑台总成上安装有拉紧夹头总成,所述机架总成上安装有落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总成上安装有直线驱动横向移动滑台总成,所述直线驱动横向移动滑台总成包括沿机架长度方向安装在机架总成上的轨道支架,所述轨道支架上安装有直线驱动轨道,所述直线驱动轨道一端安装有直线驱动电机,所述直线驱动电机通过同步直线传动机构与横向移动滑台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滑台通过滑块与所述直线驱动轨道滑动连接,所述横向移动滑台上安装有所述纵向移动滑台总成。
所述机架总成上旋转夹头总成的前端安装有分线控制器,所述分线控制器包括分线器固定座、分线静压紧轮、分线动压紧轮、导线轮、多个分线柱、内侧板、外侧板,所述内侧板与外侧板之间一端安装有自由转动的导线轮,另一端安装有自由转动的分线静压紧轮,所述导线轮与分线静压紧轮之间的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安装有分线器座,所述分线器座上安装有多个分线柱,分线柱与所述分线静压紧轮之间设置有自由转动的分线动压紧轮,所述分线动压紧轮与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形成封闭空间,所述分线动压紧轮与动压紧轮翻转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内侧板与分线器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分线器固定座与机架总成固定连接。
所述动压紧轮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直线驱动气缸,所述直线驱动气缸的活塞杆与分线压紧齿条固定连接,所述分线压紧齿条与分线压紧齿轮啮合,所述分线压紧齿轮与所述分线动压紧轮的转动轴连接。
所述机架总成的前端设置有储线槽和备线槽,所述备线槽与切换驱动气缸连接。
所述旋转夹头总成、拉紧夹头总成、纵向移动滑台总成、直线驱动横向移动滑台分别为两组。
所述旋转夹头总成中的旋转夹紧机构上部安装有防护罩。
所述直线驱动电机与电控箱内的自动控制器连接。
所述同步直线传动机构为含有同步带的皮带传动机构。
本发明具有下述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电线绞合机通过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滑台及拉紧夹头机构移动,避免了操作人员的繁往复走动,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一人即可完成操作,节省了劳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2、本发明的电线绞合机使用分线控制器将单根电线分隔开,能够避免电线之间缠绕在一起,生产更顺畅。
3、本发明的分线控制器中,分线动压紧轮采用直线驱动气缸与齿轮、齿条相结合的翻转驱动结构,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分线动压紧轮的翻转,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4、本发明的电线绞合机中设置有储线槽和备线槽,备线槽与切换驱动气缸连接,方便切换两组或多组电线绞合时所需线槽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直线驱动电线绞合机的示意图;
图2为直线驱动横向移动滑台总成的示意图;
图3为横向移动滑台装配图;
图4为分线控制器的示意图;
图5为翻转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豪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豪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80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