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松式络筒机的张力调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8053.9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1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虎王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9/10 | 分类号: | B65H59/10;B65H57/04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松式络筒机 张力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松式络筒机的张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络筒,是将前道工序运来的纱线加工成容量较大、成形良好、有利于后道工序(整经、无梭织机供纬、卷维或漂染)加工的半制品卷装(无边或有边筒子)的工序。络筒机,即是一种从一个大纺锭退绕纱线并绕着一个纱线聚集锥或纱筒而将纱线卷绕使之形成较大或较小尺寸的纱线纱筒,以为后续应用提供最实际需要的设备。而在络筒、倒筒等需要高速卷绕的纱线整理设备上,在进行纱线高速卷绕时,都需要用到张力调节装置。
张力调节装置有多种形式,其工作原理大都是以工作表面的摩擦作用使纱线张力增加,达到适当的张力数值。设计合理的张力装置应符合结构简单、张力波动小、飞花、杂物等不易堆积堵塞的要求。目前常见的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垫圈式张力调节装置、弹簧式张力调节装置、梳形张力调节装置和弹簧式无柱芯张力调节装置等。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张力调节装置,存在如下缺陷: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结合从事纺纱机械工作的多年经验,对上述技术领域的缺陷进行长期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松式络筒机的张力调节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噪音低,而且成本低廉,并且能满足高速度的精密松式卷绕中对张力控制的要求,进而提高工厂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松式络筒机的张力调节装置,包括导引片、调节柱和调节片。导引片中间宽,可供放置调节片,两头窄并分别装有导引瓷头和限位瓷头,导引瓷头的纱线定位槽呈钩形,限位瓷头的纱线定位槽呈等腰三角形,腰部两侧边呈凸起并内翻,调节柱固定在导引片中部,外包覆橡胶材料。
进一步,张力调节装置通过限位柱倾斜安装于槽筒前,限位瓷头侧朝上并靠槽筒侧,导引片与水平面夹角为10°-30°,并使导引瓷头的进线中心和限位瓷头的出线中心均处在槽筒横动往复行程的中间横截面上。从而更有利于张力调节。
进一步,所述调节片为调节环,调节环呈凸起圆盖形,中有环孔可套接在调节柱上,靠近环孔的内侧区域为平面,靠外侧为斜面,第一调节环凸起朝上套接在调节柱上,其他调节环可根据张力需要凸起朝下套接在调节柱上,以压住纱线使其在调节环的平面区域紧靠调节柱行进。调节环可以有多个,用以调节纱线的张力,实现微调张力控制。
进一步,所述导引片与槽筒体盖板平行,导引片下端导引瓷头所在平面折成与水平面平行。从而更有利于张力调节,并可大大方便纱线的进线卷绕,且实现高速卷绕。
采用本技术方案,本发明取得以下有益技术效果:首先,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噪音低,可确保恒定的线速和张力均匀,达到张力微调,又能实现高速卷绕;第二,与现有的张力调节装置相比,成本低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未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安装于松式络筒机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张力调节装置8、导引片81、调节柱82、调节片83、导引瓷头811、限位瓷头812、限位柱84。卷绕架10、摩擦辊30、槽筒20、槽筒体21、吐丝头22、槽筒体盖板211、纱线200。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动松式络筒机的张力调节装置8,包括导引片81、调节柱82和调节片83。导引片81中间宽,可供放置调节片,两头窄并分别装有导引瓷头811和限位瓷头812,导引瓷头811的纱线定位槽呈钩形,限位瓷头812的纱线定位槽呈等腰三角形,腰部两侧边呈凸起并内翻,调节柱82固定在导引片81中部,外包覆橡胶材料。调节柱82可以用多种现有已知的方式固定在导引片上,本实施例中为长螺丝外套橡皮圈螺纹连接在导引片上,以节省成本。本实施例中瓷头部位均采用高档钛瓷和99瓷,以保证丝道的光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虎王数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虎王数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8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玩具
- 下一篇:气流通道入口惯性粒子分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