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说话人VQ-SVM并行识别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08213.X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3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祥楼;吴香艳;张明;姜继玉;刘昭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10L15/02 | 分类号: | G10L15/02;G10L15/06;G10L15/22;G10L15/2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曹爱华 |
地址: | 163319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虚拟仪器 技术 说话 vq svm 并行 识别 系统 | ||
1.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说话人VQ-SVM并行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这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说话人VQ-SVM并行识别系统包括语音预处理单元、特征提取单元、说话人模型单元、识别单元、LabVIEW虚拟仪器平台,在虚拟仪器平台上通过LabVIEW子VI来实现将一个大程序分割成各小模块,将程序中涉及到的调用MATLAB节点的程序部分都编写成各子VI,通过调用这些子VI来实现系统的构建;
采用VQ算法,建立VQ模型,初始码本采用分裂法,选取特征向量的形心作为初始码书,在LabVIEW中通过调用MATLAB节点来实现说话人模型的建立及存储,算法公式如下:
总失真:
计算新码字:
式中:—集合中矢量的个数,—中所有矢量的质心;
相对失真改进量:
采用SVM算法,建立SVM模型 ,选用径向基核函数建立说话人的模型,其算法公式如下: , ;
识别单元中在结果判定部分通过说话人识别前面板上输出识别结果,当VQ、SVM两种识别方法的结果不一致时,只要有一种方法能识别就把该方法的识别结果作为正确结果输出;当两种方法的结果相同时,在说话人识别前面板上输出识别结果,正确识别用绿灯指示,不识别用红灯指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说话人VQ-SVM并行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特征提取单元采用美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及其一阶差分作为识别的特征参数,通过在MATLAB7.0环境下编程实现特征参数的提取,具体参数设置为:帧长512,帧移256,滤波器的个数为12,采样频率44100Hz,并去除了首尾各两帧,因为这两帧的一阶差分为零,这样就得到了24维的语音特征向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石油大学,未经东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821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多晶硅真空炉用水冷铜电极
- 下一篇:汽车起动型双极耳蓄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