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化学副产石膏生产建筑石膏粉的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8387.6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4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开义;方炎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方大新型建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11/26 | 分类号: | C04B11/26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 石膏 生产 建筑 石膏粉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膏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化学副产石膏生产建筑石膏粉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化学副产石膏的主要特点是含有一定比例的物理附着水。经济有效烘干附着水是化学副产石膏生产建筑石膏粉的技术关键。现行主要生产工艺方法有以下3种:
方法1:使用高温热烟直接加热生产建筑石膏粉,如采用高温热烟加热的旋转转子的锤式快速烘干机直接生产,俗称“一步法”。
方法2:使用高温热烟发生装置为烘干装置供热先烘干化学副产石膏原料,再使用另一个供热装置为炒粉装置供热完成石膏粉炒制,俗称“二步法”。
方法3:使用热烟发生装置为烘干装置和炒粉装置同时供热生产建筑石膏粉。
现行工艺技术存在以下主要缺点:
A、3种工艺方法分别存在的缺点是:方法1生产的建筑石膏粉质量不稳定,产品性能指标调节范围窄;方法2需要设置中间缓冲储存调节系统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系统复杂庞大;方法3炒粉部分高温烟气管路容易烧损。
B、3种工艺方法共同最大缺点是烟气排放量大,能耗高。
其主要原因在于:使用热烟加热的生产设备,受限于经济型生产设备安全使用温度(通常为700℃左右),因此,应将热烟气温度控制在700℃左右。为了控制热烟气的温度,现有的方法均是向加热炉中提供足够多的过量风,过量风系数一般需要大于4,导致在进行烘干与炒粉生产后,实际尾烟气排放量相对于理论燃烧烟气排放量高1.5-2.5倍,导致热损失高达20-25%;过量烟气部分,不仅使生产系统电耗增加20%以上,还导致烘干、炒粉后,对烟气进行除尘时,除尘环保设备投入增加30%以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热利用效率的化学副产石膏生产建筑石膏粉的方法及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化学副产石膏生产建筑石膏粉的方法,采用同一加热设备同时提供热烟气和导热油,热烟气通入除湿烘干装置中对含湿化学副产石膏原料进行除湿烘干,除湿烘干后的粉料经除湿烘干装置的出口进入炒粉装置内,导热油通入炒粉装置的炒粉换热管内对除湿烘干后的粉料进行脱水炒制而生成建筑石膏粉熟料。
进一步的是,所述化学副产石膏原料的重量为T,该化学副产石膏原料的物理附着水含量为8~20%T;加热设备内产生的热烟与热油的总热量为Q,所述热烟的热量为30~50%Q,热油的热量为50~70%Q。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化学副产石膏原料的重量为T,该化学副产石膏原料的物理附着水含量为10~15%T;加热设备内产生的热烟与热油的总热量为Q,所述热烟的热量为35~45%Q,热油的热量为55~65%Q。
化学副产石膏生产建筑石膏粉的设备,包括加热设备、除湿烘干装置、炒粉装置以及除尘装置,加热设备上设置有助燃鼓风入口与热烟出口,除湿烘干装置的入口与加热设备的热烟出口相通,除湿烘干装置的出口与炒粉装置的内腔以及除尘装置的内腔相通,所述加热设备上还设置有导热油进口与导热油出口,在加热设备内腔中设置有连通导热油进口与导热油出口的加热设备换热管,在炒粉装置上设置有热油进口与热油出口,在炒粉装置内腔设置有连通热油进口与热油出口的炒粉换热管,所述导热油出口与热油进口相通。
进一步的是,在加热设备上设置有非助燃二次配风口。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除尘装置设置在炒粉装置顶部,炒粉装置的内腔与除尘装置的内腔相通;在除尘装置上设置有烟气入口与烟气出口,所述除湿烘干装置的出口通过管道与烟气入口相通。
进一步的是,在炒粉装置下部设置有与炒粉装置内腔相通的压力空气入口。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除湿烘干装置采用旋转转子的锤式除湿烘干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同一加热设备同时提供热烟气和导热油,使得热烟气分配一定比例热量,导热油分配一定比例热量,与现有技术中的三种工艺方法相比,加热设备内只需要通入1.5至2.5倍的过量风系数,可减少热烟尾气排放量1-2倍;同时还能降低尾烟气的排放温度,从而提高热利用率10-15%,降低生产系统电耗20-30%;另外在对尾烟气进行除尘时,还能减少除尘环保设备的投入,尤其适合在化学石膏生产建筑石膏的设备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方大新型建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方大新型建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83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