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网络路径组的管理、显示方法、装置及网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08582.9 | 申请日: | 201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6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康海全;李苍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络 路径 管理 显示 方法 装置 网管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路径组的管理、显示方法、装置及网管系统。
背景技术
在网络系统中,通过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将不同的业务隔离,并汇聚到业务板的端口。对于此种基于端口汇聚的以太网业务,如图5所示。图5中VLAN01和VLAN02的以太网业务经过业务板A的1号端口、业务板C的1号端口进行传输,VLAN03的以太网业务经过业务板A的3号端口、业务板C的1号端口传输,VLAN04的以太网业务经过业务板B的3号端口、业务板C的1号端口进行传输。整个系统中存在的以太网路径,分别为VLAN01的以太网路径、VLAN02的以太网路径、VLAN03的以太网路径、VLAN04的以太网路径。其中业务板A的1号端口经过了VLAN01、VLAN02两条以太网路径,业务板C的1号端口经过了VLAN01、VLAN02、VLAN03、VLAN04共四条以太网路径。
现有的网络管理技术,能够记录并显示各条以太网路径及其经过的业务板端口,但并不能记载和显示经由同一业务板端口的以太网路径的汇聚关系,也不提供不同业务板端口间的拓扑连接显示,导致维护管理效率较低。
此外,由于每个业务板端口可以经过多条以太网路径,当业务板端口出现告警时,经过该业务板端口的以太网路径都将在网管显示界面上出现告警提示,不便于用户排查,同样会导致维护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路径组的管理、显示方法、装置及网管系统,提升了网络运维的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路径组的管理方法,包括:
搜索当前存在的以太网路径及每条以太网路径经过的业务板端口;
获取每个业务板端口经过的以太网路径的数量,基于经过的以太网路径数量最多的业务板端口生成路径组,或基于经过的以太网路径数量超过一条的业务板端口生成路径组;所述路径组包含:与该路径组对应的业务板端口所经过的各以太网路径、以及所述各以太网路径经过的各个业务板端口。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路径组的拓扑显示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路径组中包含的各以太网路径共同经过的业务板端口;
将所述共同经过的业务板端口设置为拓扑母端口;
分别建立所述拓扑母端口与当前路径组中包含的其他业务板端口的连接关系;
将所述拓扑母端口与当前路径组中包含的其他业务板端口的连接关系进行显示。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管系统,包括:
业务管理子系统,用于搜索当前存在的以太网路径及每条以太网路径经过的业务板端口;获取每个业务板端口经过的以太网路径的数量,基于经过的以太网路径数量最多的业务板端口生成路径组,或基于经过的以太网路径数量超过一条的业务板端口生成路径组,所述路径组的信息包含:与该路径组对应的业务板端口所经过的各以太网路径、以及所述各以太网路径经过的各个业务板端口。
故障子系统,用于基于所述路径组的信息,定位出现故障的业务板端口。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路径组的管理装置,包括:
路径及端口搜索单元,用于搜索当前存在的以太网路径及每条以太网路径经过的业务板端口;
路径组生成单元,用于获取每个业务板端口经过的以太网路径的数量,基于经过的以太网路径数量最多的业务板端口生成路径组,或基于经过的以太网路径数量超过一条的业务板端口生成路径组;所述路径组包含:与该路径组对应的业务板端口所经过的各以太网路径、以及所述各以太网路径经过的各个业务板端口。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路径组的拓扑显示装置,包括:
业务板端口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路径组中包含的各以太网路径共同经过的业务板端口;
拓扑母端口设置单元,用于将所述共同经过的业务板端口设置为拓扑母端口;
连接关系建立单元,用于分别建立所述拓扑母端口与当前路径组中包含的其他业务板端口的连接关系;
拓扑连接显示单元,用于将所述拓扑母端口与当前路径组中包含的其他业务板端口的连接关系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085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帧类型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粉体专用高速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