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架构下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1062.3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9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肖勇;钟清;危阜胜;陈锐民;党三磊;林国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22/10 | 分类号: | G01R22/10;H04L12/28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100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架构 电能 智能 计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能的智能计量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物联网架构下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
背景技术
电能是人类使用最普遍、最直接的能源形式,电网为人类社会各种生产、生活活动提供动力。电网智能化,即“智能电网”已成为全球电力的热点话题,我国在智能电网建设上投入大量精力,制订了详细的战略发展规划。一个高度智能化、信息化的智能电网已呼之欲出。
智能电网的实现,需要依赖于电网各个环节重要运行参数的在线监测以及电能计量等实时信息掌控,作为智能电网中的重要一环——电能智能计量系统,也将在这千载难逢的电力大变革中脱颖而出、飞速发展。
物联网应用于我国电能智能计量系统可实现原创性突破、占据世界智能电网制高点的领域。物联网作为推动电能智能计量系统发展的信息感知和“物物互联”重要技术手段,已经在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用电信息采集、智能用电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的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主要依靠人工抄表的方式来结算和定期的稽查,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也很难对电网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很难适应智能电网大规模发展的安全和稳定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物联网架构下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
上述技术问题的解决,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物联网架构下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自下而上可分为感知互动层、网络传输层及包括系统主站的应用服务层,所述的感知互动层以有线或无线方式通过所述的网络传输层连接到所述的应用服务层的系统主站;
所述的应用服务层的系统主站包括;相互连接的营销系统、售电系统和多个采集系统,所述的采集系统还外接智能卡售电终端;
所述的网络传输层包括:、光纤网、无线公网、无线专网、服务于电力行业的电力线载波网;各网既可各自独立运载来自感知互动层的计量信息,也可相互协作、相互融合,同步、并行地传输数据信息;
所述的感知互动层包括:智能终端、表计和传感器网关,所述的传感器网关连接具有感知、识别、控制和执行能力并贴有RFID标签的智能终端、表计;各种智能终端、表计感知电流、电压计量信息,表计与表计之间相互连接形成智能表计网络。
所述的感知互动层中,还包括数字化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内设备从逻辑上分为:变电站层、间隔层、过程层和电能计量回路,所述的电能计量回路覆盖过程层和间隔层,其包括电连接的电子式互感器、合并单元、数字电能表和通信系统,数字计量回路采用光纤网络传输电子式互感器二次输出的电压、电流瞬时采样序列,作为过程层设备的同一间隔内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保持采样时刻同步。
所述的电子式互感器由连接到传输系统和二次转换器的一个或多个电流或电压传感器组成,用以传输正比于被测量的电压或电流量,供给测量仪器、仪表和继电保护或控制装置,在数字接口的情况下,一组电子式互感器共用一台合并单元完成此功能。
所述的智能表计和智能终端采用射频识别和传感网技术感知并获取电能计量信息。
所述的传感器网络技术包括远程抄表系统,其由电连接的系统集中器、局部信息集中器、信息中继器、表计组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在物联网框架下构建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不仅能减轻抄表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还可方便的进行负荷预测,自动线损计算、相位平衡分析、异常用电分析、缺相检测、设备故障检测、停电发生及持续时间统计等,易于处理意外停电、电能质量和用电纠纷,提高用电管理水平,最终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为物联网架构下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物联网架构下的电能智能计量系统如附图所示,电能智能计量系统自下而上可分为感知互动层、网络传输层及包括系统主站的应用服务层,感知互动层以有线或无线方式通过网络传输层连接到应用服务层的系统主站。
其中:应用服务层的系统主站包括;相互连接的营销系统、售电系统和多个采集系统,采集系统还外接智能卡售电终端;
网络传输层包括:、光纤网、无线公网、无线专网、服务于电力行业的电力线载波网;各网既可各自独立运载来自感知互动层的计量信息,也可相互协作、相互融合,同步、并行地传输数据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10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手刹的轮式提物拐杖
- 下一篇:一种简便易穿的短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