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壳聚糖/高岭土复合微球制备及其处理废水中Cr(VI)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1269.0 | 申请日: | 201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启红;夏红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28;C02F1/28;C02F1/62;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1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糖 高岭土 复合 制备 及其 处理 水中 cr vi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利用壳聚糖/高岭土复合微球对含Cr(VI)废水处理的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工业废水废气给自然与人类带来的危害也备受瞩目。其中铬污染尤为突出。铬是环境污染中的五毒之一,在环境中主要以三价Cr(Ⅲ)和六价Cr(Ⅵ) 形式存在。Cr(Ⅲ)易被土壤吸附固定,因而毒性较小;Cr(Ⅵ) 则毒性强,对植物易造成明显的毒害作用,并且易在人体内蓄积,当在人体内部积累到一定量时便会致病,并能引起癌症。铬污染这一环境问题亟待有效解决。目前,国内外对含铬废水处理主要采用生物法、膜分离法、黄原酸酯法、光催化法等,但用此法处理后的废水中铬的含量仍很高,且其处理工艺复杂、费用较高,有时处理不当会造成二次污染。
壳聚糖是天然高分子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安全性、相溶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壳聚糖对许多物质具有螯合吸附作用,其分子中的氨基和与氨基相临的羟基能与许多金属离子(如Hg2+、Ni2+、Cu2+、pb2+、Ca2+、Ag+等)能形成稳定的螯合物,故可用于治理重金属废水或在湿法冶金中分离金属离子。
高岭土质软、易分散悬浮于水中、良好的可塑性和高的粘结性,良好的抗酸溶性、很低的阳离子交换量等性质,在污染治理方面受到广泛关注,但其自身的絮凝沉降能力有限,利用壳聚糖、高岭土制备复合微球并用于含Cr(VI)废水处理也从未涉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处理废水中Cr(VI)污染的不足,本研究拟在保证壳聚糖絮凝特性的情况下,与高岭土联合制备壳聚糖/高岭土复合微球,克服粉末状材料易聚集、易失活、较难回收和再利用等缺点。利用制备的微球处理废水中的Cr(VI),具有提高处理效率、增强分离回收特性的效果。
含Cr(VI)废水净化剂,该净化剂处理效果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含Cr(VI)废水净化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含Cr(VI)废水净化剂的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含Cr(VI)废水净化剂,其特征在于:它是以壳聚糖、高岭土为载体制得的复合微球;所述壳聚糖首先要用醋酸溶解,然后与高岭土在石油醚、液体石蜡、聚乙二醇、戊二醛体系中形成微球,并用于处理废水中的Cr(VI)酚。石油醚、液体石蜡、聚乙二醇、戊二醛均为市售产品。
一种含Cr(VI)废水净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壳聚糖、高岭土进行预处理;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壳聚糖加入到100mL 质量分数为1%~20%(优选为5%)的醋酸溶液中,在转速为100~200 r/min(优选为100r/min)磁力搅拌下形成壳聚糖/醋酸溶液;加入质量分数为1~10:1(优选为2:1)的高岭土搅拌形成淤浆,置于超声波振荡器中振荡10~60min(优选为30min),即可获得壳聚糖/高岭土混合液。
然后再按如下步骤制备壳聚糖/高岭土复合微球:
取25ml石油醚于100ml烧杯中,加入定量液体石蜡和聚乙二醇,石油醚、液体石蜡和聚乙二醇的体积比为20~60:20~40:1~5(优选25:17:1.5),将上述溶液在转速为100~200 r/min(优选为100r/min)磁力搅拌器搅拌10~60min(优选为15min)。边搅拌边滴加壳聚糖/纳米高岭土混合液,再加入戊二醛使石油醚、液体石蜡、聚乙二醇和戊二醛的体积比为20~60:20~40:1~5:1~5(优选25:17:1.5:0.8),待出现稳定的球状颗粒后停止搅拌,用丙酮、无水乙醇洗去残留的液体石蜡和有机试剂,水洗至中性抽滤,放入真空干燥箱中10~60℃(优选为40℃)真空干燥10~20h(优选为12 h)备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利用本发明净化剂有效地降低了废水中的Cr(VI),可使水中Cr(VI)的去除率达到90.72%。
图1是复合微球用量对净化废水中Cr(VI)效果示意图
图2是pH值对复合微球净化废水中Cr(VI)效果示意图
图3是反应时间对复合微球净化水源水中苯酚效果示意图
图4是振荡速度对复合微球净化废水中Cr(VI)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12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