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巷喷注隔热材料降温效果模拟的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1276.0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651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万志军;周长冰;朱成坦;王冲;张源;裴松;刘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惠芬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巷喷注 隔热材料 降温 效果 模拟 实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巷喷注隔热材料降温效果模拟的实验装置,尤其适用于矿井热害的防治实验研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年限的增加,浅部资源逐步减少和枯竭,我国煤矿开采平均以8~12 m/a的速度向深部延伸,出现了一批千米深井,同时伴随着的热害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矿井工人的健康、矿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生产。深部高温矿井的安全高效开采,可以解决东部沿海省份煤炭资源的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的实施。但是深度高温矿井内的温度较高,达35℃以上,造成工作环境恶劣,因此对井巷降温已成为一急等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成本低的井巷喷注隔热材料降温效果模拟的实验装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井巷喷注隔热材料降温效果模拟的实验装置,由温控箱、加热水箱、测试箱、对照箱组成;所述的测试箱由5块隔热板及一块模拟巷道围岩测试板构成;所述的对照箱由5块隔热板及一块模拟巷道围岩对照板构成;所述的模拟巷道围岩测试板与模拟巷道围岩对照板分别紧贴于热水箱的两侧,加热水箱、测试箱和对照箱内分别设有热电偶,热电偶经导线与温控箱相连,加热水箱内设有加热器和搅拌器。
所述的模拟巷道围岩测试板为喷浆板或注浆板;所述的模拟巷道围岩对照板为围岩板或裂隙板。
a、首先预制喷浆板或注浆板的模拟巷道围岩测试板,所述喷浆板的预制为在围岩板表面喷隔热层;所述注浆板的预制为先在围岩板表面开槽预制裂隙板,然后在预制裂隙板中注入隔热材料;
b、制作测试箱和对照箱,将测试箱和对照箱对称设在加热水箱的两侧,使模拟巷道围岩测试板与模拟巷道围岩对照板分别紧贴于热水箱的两侧;
c、通过温控箱控制加热器将加热水箱中的水加热,并通过搅拌器搅动使水温均匀,利用加热水箱模拟巷道围岩的热源,并通过热电偶测量、控制加热水箱中水的温度,同时通过热电偶测量测试箱与对照箱中空气的温度的差别,以此判定模拟巷道围岩测试板的隔热效果。
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水箱加热,加热水箱的温度由与温控箱相连的热电偶测量并实现自动控制,实现水温稳定的目标,使测试箱和对照箱有相同的传热边界条件。可用于井巷隔热降温机理研究和确定现场喷注工艺参数,为大规模井巷喷注隔热材料降温技术的实施提供理论研究和确定技术方案的依据。其测试精度高、操作简便、实验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处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模拟巷道围岩测试板;
图4是图3中B—B处剖面图。
图中,1-温控箱;2-加热水箱;3-测试箱;4-对照箱;5-隔热板;6-热电偶;7-温控表;8-指示灯;9-模拟巷道围岩对照板;10-模拟巷道围岩测试板;11-开关;12-电加热器;13-隔热层;14-围岩板;15-预制裂隙板;16-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的井巷喷注隔热材料降温效果模拟的实验装置,主要由温控箱1、加热水箱2、测试箱3、对照箱4组成;测试箱3由5块隔热板5及一块模拟巷道围岩测试板10构成;模拟巷道围岩测试板10为喷浆板或注浆板。对照箱4由5块隔热板5及一块模拟巷道围岩对照板9构成,模拟巷道围岩对照板9为围岩板14或裂隙板15。围岩板14一侧表面喷有隔热层13,模拟巷道围岩测试板10与模拟巷道围岩对照板9分别紧贴于热水箱2的两侧,加热水箱2、测试箱3和对照箱4内分别设有热电偶6,热电偶6经导线与温控箱1相连,加热水箱2内设有加热器12和搅拌器16,温控箱1上设有温控表7、指示灯8和开关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1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