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母模仁及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1360.2 | 申请日: | 2012-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03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杨越峰;陈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7 | 分类号: | B29C45/37;B29C45/2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何平 |
地址: | 21512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母模仁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导光板的导光板母模仁及模具。
【背景技术】
请参考图1和图2,传统导光板射出成型技术工艺里,在模具900方面内有使用公模仁9与母模仁7,公模仁9一般使用镜面公模仁,母模仁7一般使用钢板俗称STAMPER,在钢板上制作网点,其中,当公模仁9沿着箭头A方向向下压合母模仁7后,在公模仁9与母模仁7之间形成模腔(未绘示),导光板原料置于模腔中,由于钢板上制作有网点,使导光板射出时有一面为网点面,可破坏光源的全反射效应使线光源或点光源变为面光源。传统的制程方式为在钢板上用激光形成网点后直接用于生产,因需使用激光在钢板上形成网点,故采用钢板的硬度有限,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受到高压塑料的挤压导致母模仁7变形,同时也容易产生导光板成品的毛边现象;若使用硬度过高的钢板,则无法使用激光照射出较佳品质的网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硬度高、寿命长、产生的导光板成品质量高的导光板母模仁及模具。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之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导光板母模仁,具有:
上表面,其上设有多个网点组成的网点区域;
其中,所述上表面于所述网点区域外围设有含钛化合物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网点为凹陷或凸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网点呈矩阵排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母模仁为钢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含钛化合物为氮化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含钛化合物层的厚度为0.7~2微米。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含钛化合物层与所述上表面的面积比为20~35%。
另外,提出一种导光板母模仁,其具有:
上表面,其上设有多个网点组成的网点区域;
其中,所述导光板母模仁为钢板,所述上表面设有厚度为0.7~2微米的氮化钛复合层,所述氮化钛复合层围绕在所述多个网点周围,且完全覆盖所述上表面的边缘与所述网点区域之间的部分。
另外,还提出一种导光板模具,其包括前述的导光板母模仁及与该导光板母模仁配合使用的导光板公模仁。
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模具及导光板母模仁于导光板母模仁的上表面镀有一层含钛化合物,提高了导光板母模仁的表面硬度,可降低导光板母模仁在模腔内受到高压塑料挤压导致的变形,增加导光板母模仁的寿命,且由于减轻压痕,能够减少导光板成品的毛边现象。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导光板母模仁及模具的示意图;
图2为传统导光板模具的导光板母模仁受挤压变形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母模仁及模具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母模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之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请参考附图3和图4,本实施方式的导光板母模仁1为钢板,其具有上表面10,上表面10上设有多个网点12组成的网点区域,网点为凹陷或凸点,按照需求排列,如矩阵设置。
本实施方式的改进在于,导光板母模仁1的上表面10上镀有含钛化合物层14。具体而言,多个网点12位于上表面10的中部区域,含钛化合物层14镀在导光板母模仁1的上表面10的周边,使含钛化合物层14围绕网点区域,换句话说,含钛化合物层14主要设置在导光板母模仁1与导光板公模仁2的滑块配合的区域,可以完全覆盖导光板母模仁1上表面10的边缘与所述网点区域之间的部分,以扩大含钛化合物层14的适用性。
在一实施方式中,钛化合物选用氮化钛,含钛化合物层14的厚度约为0.7~2微米,较佳值为1微米。含钛化合物层14与所述上表面10的面积比为20~35%,该面积比的确定主要依据网点区域的大小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扬昕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13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