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氨纶单丝之间抱合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2528.1 | 申请日: | 2012-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6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席青;费长书;刘刚;温作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16 | 分类号: | D01F8/16;D01F1/10;D01D5/04;D01D1/02;D01D1/10;C08G18/66;C08G18/48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陈辉 |
地址: | 3252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单丝 之间 合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纤维材料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提高氨纶单丝之间抱合力的方法。所述的聚氨酯弹性纤维具有优异的抱合力,在后道织造过程中不易分丝、断丝。
背景技术
目前聚氨酯弹性纤维应用已经从内衣到外衣、从针织到机织、从运动服到时尚装、从女士服装到男士服装、从普通面料到功能化面料、从服装产业到其他产业,用途得到全面系统的提升。将氨纶复丝中的单丝拉开所需的力称之为抱合力,氨纶抱合力是其重要的物理性能之一,抱合力不良,则氨纶丝组织不紧密,不耐摩擦,强力减低,在织造过程中易发生发毛分裂,不耐使用,染色后易产生色斑和颜色不鲜明等缺点。有研究表明,单丝抱合力大小与纺丝环境的温度有很大关系,即在200~300℃纺丝温度下,氨纶抱合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然而,由于受限于生产设备性能(如甬道小、长度短)、能耗、安全等方面考虑,使得氨纶抱合力无法有效地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的:
1、聚合物原液的A、B的制备,具体如下:
(1)、将计算量的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两者分别以一定流量流入静态反应器中,在温度70~90℃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预聚物;然后将预聚物与DMAC在溶解机中溶解,得到一定浓度的聚氨酯预聚物溶液;
(2)、将预聚物溶液、扩链剂分别以一定流量流入动态反应器中,通过控制扩链剂流量控制聚合物粘度,得到聚氨酯DMAC溶液;
(3)、将含有抗氧化剂、防黄变剂、紫外线吸收剂、润滑疏解剂加入聚氨酯DMAC溶液中,并搅拌均匀;
(4)、将(3)中得到的聚氨酯复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二胺,得到聚氨酯溶液A;
(5)、将(3)中得到的聚氨酯复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二胺,得到聚氨酯溶液B;
2、将(1)步骤得到的含有-NH活性端基的聚合物DMAC溶液A和活性-NCO活性端基的聚合物DMAC溶液B,在高温甬道加热条件下,借助加捻器,使得A、B两种聚合物原液相互搓捻,同时溶液中的-NH与-NCO发生化学反应,并沿纤维纵向连续抱合粘附,高温干燥后,得到优异的氨纶单丝之间抱合力的聚氨酯弹性纤维。
所述的聚醚二醇为聚四氢呋喃、聚丙二醇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
所述的扩链剂为二异氰酸酯为4,4-二苯甲基-二异氰酸酯、2,4-二苯甲基-二异氰酸酯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
所述的扩链剂为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二胺与二乙胺组合在一起的DMAC溶液;
所述的二胺为乙二胺、丙二胺、丁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二胺组合在一起的DMAC溶液;
所述的二胺的添加量占聚合物的量为0.1~5meq/kg;
所述的二异氰酸酯的添加量占聚合物的量为0.1~5meq/kg。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对比的优点:
1、本发明采用化学抱合(化学反应生成化学键)与物理抱合(加捻)相结合,因此比传统的物理抱合法,具有更高的单丝抱合力;
2、本发明具有节能、安全等优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的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生产过程,但这些实施例不得理解为任何意义上的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1)、将聚四氢呋喃醚二醇和4,4-二苯基A烷二异氰酸酯分别以226.917kg/h和52.282kg/h流入静态反应其中,保持静态反应器温度为79℃,反应得到预聚物。然后将预聚物和N,N-二甲基乙酰胺通入溶解机中,产生得到浓度为34%的预聚物溶液。
(2)、将扩链剂以及预聚物溶液分别通入动态反应器中,得到聚氨酯原液,其中扩链剂中二胺为摩尔比为90%的乙二胺、10%的1,2-丙二胺,单胺为二乙胺,单胺溶液流量为16.846kg/h,二胺溶液流量为99.182kg/h,
(3)、将4%浓度二胺按照8.28kg/h流量和以上聚氨酯原液进行混合得到A种聚合原液,其中二胺为摩尔比为90%的乙二胺、10%的1,2-丙二胺混合溶液。
(4)、将二异氰酸酯按照6.8kg/h流量和以上聚氨酯原液进行混合得到B种聚合原液,其中二异氰酸酯为纯MD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2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低温烘干污泥焚烧炉
- 下一篇:一种压片机定量式粉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