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约束阻尼结构的减振防护隧道以及隧道的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3567.3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78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黄舰;黄微波;吕平;吴学锋;盖盼盼;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地下铁道公司;青岛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7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约束 阻尼 结构 防护 隧道 以及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约束阻尼结构的减振防护隧道,包括隧道初期支护混凝土层,其特征在于,隧道初期支护混凝土层上敷设粘弹性阻尼层,粘弹性阻尼层表面设有二次衬砌混凝土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约束阻尼结构的减振防护隧道,其特征在于,粘弹性阻尼层与二次衬砌混凝土层的厚度之比为1∶5-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约束阻尼结构的减振防护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粘弹性阻尼层采用的粘弹性阻尼材料,其刚度模量在2-20MPa之间,损耗因子在0.5以上的温域范围为-10℃-50℃,频域范围为0-300Hz。
4.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约束阻尼结构的减振防护隧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隧道完成初期支护后,对初期支护混凝土层进行表面处理,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打掉,使用高压水枪冲洗掉基材表面的所有残留物,使得基材完全呈现出混凝土实体结构;
(2)在经过底材处理的混凝土表面喷涂粘弹性阻尼层,其表干时间为10-30min;
(3)在粘弹性阻尼层表面喷射或者浇注二次衬砌混凝土层,进行后续施工,从而形成隧道约束阻尼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地下铁道公司;青岛理工大学,未经青岛市地下铁道公司;青岛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35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设备和接口识别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吸嘴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