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铜线生产方法及其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4211.1 | 申请日: | 201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4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伍开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开南 |
主分类号: | C23C2/02 | 分类号: | C23C2/02;C23C2/04;C23C2/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线 生产 方法 及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镀层金属线的生产方法及其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银铜线的生产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银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它具有很好的延展性,其导电性和传热性在所有的金属中都是最高的。
镀银铜线是铜芯上同心地镀覆银层而制成的。它综合了两种金属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导电性能以及明亮而光泽的表面,而且银层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正因为这些优点,镀银铜线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军工、通讯等领域,也成为了高频线和有色纺织线的首选产品。
传统的银铜线生产方法为电镀工艺。先经除油去锈;再预镀薄银或浸入由氯化汞等配成的溶液中,进行汞齐化处理,使在制件表面覆盖上一层铜汞齐;然后将制件作阴极,纯银板作阳极,浸入由硝酸银和氰化钾所配成的氰化银钾电解液中,进行电镀。此方法生产出的镀银铜线虽然达到了涂银效果,但解决不了银层和铜基本结合力问题。而剧毒氰化物和汞齐化使用的汞,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是从所皆知的,增加了这一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环保风险。
无氰镀银,虽未使用剧毒氰化物,但在电镀过程中加入有机添加剂,会使镀银产品的银层有杂质、空隙,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银铜线生产方法及设备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银层与铜坯层结合紧密、银层不易脱落、且安全环保的银铜线生产方法。
与此相应,本发明另一个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银层与铜坯层结合紧密、银层不易脱落、且安全环保的银铜线生产设备。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生产方法步骤如下:
(1)、将铜坯线通过黄铜丝刷轮进行旋转清刷,去除铜坯线表面的氧化皮和油污。
(2)、将清刷过的铜坯线通过羊毛毡擦装置,用羊毛毡擦进行擦拭,进一步去除铜坯线表面的油污和杂质。
(3)、将擦拭过的铜坯线经过预热炉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保持在700℃-750℃
(4)、将预热过的铜坯线通过放置有助焊剂的助焊炉,让其表面附上一层被加热后呈熔融状态的助焊剂。进一步去除铜坯线表面的氧化物,降低铜坯线表面的张力,防止铜坯线在进入银液后再氧化。
(5)、将金属槽加热,使金属槽中的银液温度保持在950℃-1000℃
(6)、将覆上助焊剂的铜坯线牵引到金属槽上方,降下导轮,将铜坯线压入已加热的银液中,浸入时间为2秒至10秒。
(7)、从银液中牵出已涂银的圆铜线,经风冷后卷盘。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将铜坯线预热的温度保持在700℃-710℃最佳。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的助焊剂为硼砂或硼酸。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4)的助焊剂被加热后的温度保持在740℃-750℃。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5)的将金属槽中的银液加热温度保持在990℃-1000℃最佳。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设备采用横向结构包括:清刷铜坯线的黄铜丝刷轮、擦拭铜坯线的羊毛毡擦装置、传送铜坯线的牵引传送机、将铜坯线进行预热的预热炉、在铜坯线表面覆盖助焊剂的助焊炉、补充银液的银液补充道、盛放银液的金属槽、对金属槽加热的加热器、压制铜坯线进入银液的导轮、对浸出的银铜线进行冷却的风冷装置、牵引铜坯线的卷收盘。
所述的银液补充道设置在银液槽的一侧,并与银液槽连通,所述的加热器放置在金属槽的下方及左右侧方。所述的导轮固定在金属槽上方,可上下升降。
所述的预热炉为电磁预热炉。
所述的加热器为电磁加热器。
所述的金属槽为耐热的合金制金属槽。
采用上述方法和设备生产的银铜线,由于在生产过程中未使用剧毒氰化物和汞,相对传统的电镀法,安全环保。在热涂银过程中,未使用有机添加剂,解决了铜坯层与银层的结合问题,使二者结合紧密,保证了银层无空隙,无杂质,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银铜线生产设备结构示意图。
其中:铜坯线1、黄铜丝刷轮2、羊毛毡擦装置3、牵引传送机4、预热炉5、助焊炉6、银液补充道7、金属槽8、加热器9、导轮10、风冷装置11、卷收盘12。
图2为图1中导轮10将铜坯线1压入银液的侧面示意图。
其中:铜坯线1、导轮10、金属槽8。
图3为图1、图2中的导轮10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生产方法如下:
(1)、将铜坯线1通过黄铜丝刷2轮进行旋转清刷,去除铜坯线表面的氧化皮和油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开南,未经伍开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4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