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梁柱节点处柱配筋经处理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10014285.5 申请日: 2012-01-18
公开(公告)号: CN102535635A 公开(公告)日: 2012-07-04
发明(设计)人: 邢国华;牛荻涛;刘喜 申请(专利权)人: 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E04B1/20 分类号: E04B1/20;E04B1/21;E04C5/02;E04C5/07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10061 陕西省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梁柱 节点 处柱配筋经 处理 钢筋混凝土 框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框架,特别涉及一种梁柱节点处柱配筋经处理的钢筋混凝土框架。

背景技术

节点在框架中起着传递和分配内力的作用,梁端和柱端的箍筋配置对节点的抗剪性能影响较大。然而,钢筋锈蚀将严重地影响节点功能的正常发挥,并大大地降低结构的使用寿命。为保证框架结构的必要延性及使用寿命需对节点区进行特殊处理。FRP筋由高性能纤维和基体材料组成,具有高强轻质、耐锈蚀、电磁绝缘性好等优点,用其代替钢筋是解决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损伤和破坏问题的途径之一。因此,FRP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然而,由于它某些方面的缺陷,如弹性模量低等,所以它与钢筋的混合配筋是框架结构发展的一个方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发明提供,提出一种可行的、新的节点处柱配筋的形式,即一种梁柱节点处柱配筋经处理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使得节点耐久性增强。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梁柱节点处柱配筋经处理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常规节点处柱的纵向受力筋和箍筋,柱的纵向受力筋采用FRP筋和钢筋混合配筋,FRP筋布置于柱的四角,柱端箍筋加密区采用FRP筋和钢筋交错混合进行配置,同时需增强柱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进一步优选,FRP筋是由1股以上连续纤维通过基材将其胶合,再经过模具挤压和拨拉成型的。基材主要起粘结和传递剪力作用,主要有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等。

进一步优选,在配筋之前,需对FRP筋进行压痕、粘砂、纤维缠绕形成螺纹的表面处理。

进一步优选,所述柱加密区箍筋采用FRP和钢筋混合配箍,箍筋间距大于或者等于仅按钢筋配置的箍筋间距。

进一步优选,所述加密区高度L=max{hc,H/6,500},

其中:hc表示框架柱的截面高度,H为柱净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区处理柱配筋的方式,增强了节点区耐腐蚀性。此外,与现有技术相比构件的使用寿命增强,结构自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减轻,同时抗疲劳性能更加优良。本发明首先解决了节点的耐久性,增强了其使用寿命;其次,通过这种配筋方式,节点的抗剪性能没有得到影响,且节点的抗疲劳性能得到增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使用过程中,达到延长使用寿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梁柱节点处柱配筋经处理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节点配筋图;

图2为柱的剖面图。

(hc表示框架柱的截面高度,H为柱净高)。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一种梁柱节点处柱配筋经处理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处柱的纵向受力筋和箍筋的处理,柱的纵向受力筋采用FRP筋和普通钢筋混合配筋,将FRP筋布置于柱的四角,柱端箍筋加密区采用FRP筋和钢筋交错混合进行配置,同时需增强柱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柱内纵向钢筋和FRP筋需保证一定的距离,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使用质量验收规范》,距离不得小于50mm。

此距离有力于混凝土的浇筑振捣。

FRP筋是由多股连续纤维通过基材将其胶合再经过特制的模具挤压和拨拉成型的,基材主要起粘结和传递剪力作用,主要有聚酯树脂、环氧树脂、聚酰胺树脂等。基材所用材料应根据所用FRP材料种类进行选择。

所述柱加密区箍筋采用FRP和普通钢筋混合配箍,箍筋间距按照规范要求及经验确定,不应小于仅按钢筋配置的箍筋间距。

一种梁柱节点处柱配筋经处理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具体实施方式为:第一步,制作FRP筋1和钢筋箍3。多股连续纤维通过基材将其胶合再经过特制的模具挤压和拨拉成型,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特殊的表面处理,如压痕、粘砂、纤维缠绕形成螺纹等表面变形;第二步,完成柱纵向FRP筋1及普通钢筋2的布置和钢筋箍3和FRP箍筋4的绑扎;第三步,支模且浇筑混凝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42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