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惯性导航系统双点位置数据校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4795.2 | 申请日: | 2012-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9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汪湛清;房建成;汪顺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李爱英;郭德忠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惯性 导航系统 位置 数据 校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惯性导航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长航时船用惯性导航系统利用海上两次获得的单点位置数据,进行校准提高精度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船用惯性导航系统在船舶航行过程中,连续不断地自主计算并输出船舶的各种导航参数,包括船舶的速度、姿态、航向和所在位置的经度、纬度等数据。惯性导航系统这种不需要借助电磁波或光波与外部卫星或天体联系,而独立实现的导航功能的自主性是它的优点,但是惯性导航系统的误差,特别是它提供的位置经度和纬度的误差,随船舶航行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长累积。远洋船舶在海上航行时间很长,船用惯性导航系统需在海上连续工作数十天甚至数月,不断增长的位置经度和纬度误差就必然会超出允许的范围。因此船用惯性导航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后,在有可能获得外部提供的准确导航数据时,为恢复和保证惯性导航系统的导航精度,需借助外部数据对惯性导航系统累计的误差进行校准。
通常采用“综合校准”方法恢复惯性导航系统原有精度,这种“综合校准”方法相当于在惯性导航系统不断电情况下,进行一次与码头系泊状态下初始启动类似的重新启动过程。“综合校准”需花费与初始启动时相同的长达5小时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需要连续获得外部(如卫星导航)的信息。此外,这种类似带电重新启动的“综合校准”方法,与在码头系泊状态启动的工作机理相同,但是由于海上风浪较大,惯性导航系统的工作条件比码头系泊状态恶劣,综合校准后惯性导航系统的工作精度,最好情况下也只是接近码头系泊状态初始启动后的精度。
由此可见,通常采用的“综合校准”方法的工作机理,与码头系泊状态下进行的初始启动工作机理相类似。海上“综合校准”后,惯性导航系统精度通常会比码头初始启动后稍差,最好情况下也只能接近原有精度。此外还需要持续5小时有外部提供导航数据,这是“综合校准”方法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综合校准”方法中存在的校准数据采集时间长、校准精度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船用惯性导航系统双点位置数据校准方法,船舶在码头初始启动后开始远航,船舶在海上航行一段时间,惯性导航系统积累一定导航误差需要校准时,根据本校准方法只需获得外部提供两次单点位置导航数据,即可对系统进行校准,该方法不仅能够缩短校准数据采集的时间,而且还能进一步提高惯性导航系统精度。
一种船用惯性导航系统双点位置数据校准方法,适用于船舶未装载天文导航设备,不能提供外部准确的航向信息的情况,该方法实现的具体过程如下:
步骤一:船舶航行一段时间t1,根据船舶上的惯性导航系统输出的位置数据以及卫星导航接收机提供的导航数据,得到:
δλ(t1)=λ′(t1)-λ(t1) (1)
δL(t1)=L′(t1)-L(t1) (2)
其中,λ(t1)表示tx1时刻卫星导航接收机提供的单点位置经度,λ′(t1)表示tx1时刻惯性导航系统输出的位置经度,δλ(t1)表示tx1时刻惯性导航系统累计的位置经度误差;L(t1)表示tx1时刻卫星导航接收机提供的单点位置纬度,L′(t1)表示tx1时刻惯性导航系统输出的位置纬度,δL(t1)表示tx1时刻惯性导航系统累计的位置纬度误差;
步骤二:船舶航行一段时间t2,根据船舶上的惯性导航系统输出的位置数据以及卫星导航接收机提供的导航数据,得到:
δλ(t2)=λ′(t2)-λ(t2) (3)
δL(t2)=L′(t2)-L(t2) (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47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