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4900.2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7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敏;叶清东;袁纪敏;胡力平;殷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00 | 分类号: | F16J15/00;C22C21/00;C22C1/02;C22B34/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备海绵钛设备中的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外的海绵钛生产工艺主要是:金属热还原法,尤其是指利用金属还原剂(R)与金属氧化物或氯化物(M X)的反应制备金属M。已经实现工业化生产的钛冶金方法为镁热还原法(Kroll法)和钠热还原法(Hunter法)。因为Hunter法比Kroll法生产成本高,所以目前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的方法只有Kroll法。在克罗尔(Kroll)法中的主要工艺过程为:镁锭经除氧化膜与杂质之后,置于反应器中加热熔化,再通入四氯化钛(TiCl4),反应生成的钛颗粒沉积,生成的液态氯化镁通过渣口及时排出。反应温度通常保持在800~900℃,反应时间在几小时至几天之间。最终产物中残留的金属镁与氯化镁可用盐酸清洗除去,也可在900℃下空蒸馏除去,并保持钛的高纯度。克罗尔法的缺点是成本较高,生产周期较长,并且污染环境,限制了进一步的应用和推广。目前,该工艺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仍然是间歇式生产,未能实现生产的连续化。
在生产海绵钛的设备中,反应器盖与反应器之间需要用到密封圈进行密封,并且对密封圈的性能要求很高,需保证在高温高压的生产环境下绝对不漏气,但现生产工艺中对密封圈的选择和制备研究得比较少,目前的密封圈所承受的压力和温度都不高,使得设置在运转过程中安全性不能得到保证,并且也影响了设备的使用率和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成本高、污染严重、生产周期长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圈,密封圈是所述反应设备有至关重要的部分,其特点是容易变形,且在一定的高压条件下,密封圈不会破裂,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密封圈材料是橡胶,作为密封圈气密性高但承受的压力和温度低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本发明了提供了一种密封圈,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
铝:80%-85%;
钛: 10%-15%;
铁屑:0.1%-1%;
氟铝酸钾:4%-4.9%。
其中,铝的熔点为660℃,钛的熔点为1668℃,铁的熔点为1535℃,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特征,其优点在于,铝具有优秀耐腐蚀性能和加工性能,适用于制造双夹垫片;钛在高温条件下,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调节软化点。铁可以用来调节垫圈的软硬度。并且采用氟铝酸钾作为助熔剂成分,可以提高密封圈材料与铁的结合力。并且,之所以选用铝、钛、铁作为密封圈的主要成分,是因为铝和钛系反应过程的物料之一,而铁与反应器的主成分的一致,解决了因垫圈熔化而对反应体系造成污染的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密封圈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A: 将铝置于中频感应电炉内熔化,熔化后加入氟铝酸钾,熔融,搅拌均匀;
步骤B:于上述混合物中先后加入钛屑或者海绵钛,以及,铁屑,于800℃至1200℃下使所述混合物完全熔融混合,搅拌均匀后静置;
步骤C:除去表面浮渣;
步骤D:浇铸至模具中成型,得到最终的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熔融的时间为4至6小时。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的模具采用高铝水泥或者铜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中的密封圈,具有可调控的软化点和熔点,可以用作不同反应器或蒸馏器的密封垫圈,保证了高压状态下生产过程的顺利进行,解决了高温条件下反应器及蒸馏器的耐压密封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
将80份铝置于中感应电炉内熔化,熔化后加入4份氟铝酸钾,混合,搅拌均匀;在上述混合物中先后加入15份钛和1份铁屑,混合,搅拌均匀;于800℃至1200℃下使所述混合物完全熔融4小时后静置,再除去表面浮渣;将得到的混合物浇铸至模具中成型,得到最终的密封圈。
实施例2 :
将82份铝置于中感应电炉内熔化,熔化后加入4.5份氟铝酸钾,混合,搅拌均匀;在上述混合物中先后加入13份钛和0.5份铁屑,混合,搅拌均匀;于800℃至1200℃下使所述混合物完全熔融5小时后静置,再除去表面浮渣;将得到的混合物浇铸至模具中成型,得到最终的密封圈。
实施例3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星轻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49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