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麦均匀轧播方法和专用轧播机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4993.9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0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郝志青;郝德有;张学政;郝德温;葛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德有;衡水金丰农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7/00 | 分类号: | A01C7/00;A01C7/14 |
代理公司: | 衡水市盛博专利事务所 13119 | 代理人: | 孙廷玉 |
地址: | 05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麦 均匀 方法 专用 轧播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小麦播种方法和专用播种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麦均匀轧播方法和专用轧播机。
背景技术
目前,小麦播种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其一,开沟播种,采用圆盘开沟器或耧脚,将小麦播种到土壤内部,该方式存在以下弊端:1、行垄种植,有行距宽,无株距,行距一般15cm以上,种子在行沟内集中拥挤,争水和争肥现象严重,苗情弱,造成产量低,2、必须整好地后开始播种,耕整次数多,土壤失墒严重,3、工序多,工作效率低,耕种成本高,延误农时,降低产量,4、抗倒伏能力差;其二,均匀撒播,先将种子撒在地上,通过旋耕刀将种子旋在土壤内,该方法虽然简单,但种子在土壤中呈立体分布,有深籽和露籽,浪费种子,对于墒情差的耕地种子浪费更加严重,而且播种量不好控制,造成整体产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均匀轧播、播种深度一致、抗倒伏性能强、小麦产量高的小麦均匀轧播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小麦均匀轧播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第一步,松整耕地
将耕地通过耕作致使土壤松软;
第二步,撒种
将小麦种子条形撒在耕地表面;
第三步,轧播
将小麦种子压入土壤内;
第四步,覆土
在种子上盖上覆土;
第五步,镇压压实土壤
通过镇压辊将土壤压实。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
小麦撒种的行距为3-6cm,小麦株距为3-6cm。
本发明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可实现上述播种方法的小麦均匀轧播专用轧播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机架、种箱、排种轴和多根导种管,相邻的所述导种管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所述导种管下端靠近地面;在每个所述导种管后面设置有一个轧播轮,所述的轧播轮通过固定在所述机架上的轧播轴串接,相邻轧播轮之间间隔一定距离;在所述轧播轮后方设置有刮土板,所述轧播轴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的排种轴连接。
其附加技术特征为:在所述的刮土板后面的机架上设置有镇压辊;
相邻所述导种管之间间隔3-6cm,相邻所述轧播轮之间间隔3-6cm;
所述导种管下端口为扁口,所述压种轮的宽度略宽于导种管下端口的宽度;
所述导种管上设置有第一深浅控制机构,在所述的轧播轴上设置有第二深浅控制机构;
位于所述轧播轴两端的轧播轮与所述的轧播轴固定,而其他轧播轮在轧播轴的轴向限位但可自由转动地套于所述的轧播轴上;
在所述导种管前方设置有旋耕机构;
在所述种箱的前方设置有肥箱,所述肥箱下方连接有排肥轴和导肥管,所述导肥管的下端位于所述旋耕机构的前方。
本发明所提供的小麦均匀轧播方法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将小麦种子条形撒在耕地表面,并采用轧播轮压入土壤内,在种子上盖上覆土,最后通过镇压辊将土壤压实,这样,种子的均匀度提高,且种子的深度一致,并根据耕地墒情调节种子的深度,避免了深籽和露籽,节约了种子,而且种子在下压过程中,与土壤紧密结合在一起,利于种子吸涨、出苗;其二,由于小麦撒播的行距为3-6cm,小麦株距为3-6cm,根据土壤肥力、浇水情况,确定小麦的行距和株距,使得小麦达到均匀种植,提高小麦的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德有;衡水金丰农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郝德有;衡水金丰农用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49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