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薄材料的取放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5679.2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2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凌;宁军;蔡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思拓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42 | 分类号: | B23K26/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 材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材料的取放机构。
背景技术
在激光加工技术领域,激光切割作为一种新型的热切割技术,其具备有切割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切割表面质量好、热影响区小、以及环保等优点,目前己经成为主要的板材加工方式之一,特别是在微加工领域,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电子产品也日益趋于小型化,轻型化,而组成这种电子产品的零部件只有更小才能适应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这对激光加工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现有技术中,在激光加工行业中,通常工作台固定工件的方式为夹持或真空吸附固定方式,正常夹持或真空吸附可以轻松固定大而厚的工件。但是对于这种易碎,柔软,薄的材料,如几盎司(0.1mm以内)厚的铜箔,夹持或现有普遍吸附方式都会造成材料变形,进而影响激光加工的位置精度。而且这种材料在上料和下料的时候,也不能使用普通的手取方式,因为稍微的力道不均匀都会造成材料的变形,导致材料作废而不能进入下一步工序。
因此,业界急需探索出一种针对超薄材料的取放机构,以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使得在取料时不会造成材料变形,固定材料进行加工时也能保证材料的平整不变形。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材料的取放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超薄材料的取放机构,包括:包括有一呈方形的框架主体结构、设置于框架主体结构上的把手、真空吸附条以及设置于把手上的真空发生器;其中,把手内设置有气体通道,以连接真空发生器与真空吸附条。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发生器通过压缩气体的排放产生真空,用于真空吸附条吸附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发生器包括有喷管,喷管连接气体通道,通过喷管高速喷射压缩空气,在喷管出口形成射流,产生卷吸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吸附条为复数个,其开设有许多小孔,当真空发生器工作时,通过气体管道的架设,使得各个真空吸附条小孔处都能产生负压,通过这些小孔处产生负压,从而吸附住超薄材料,用于材料的取放。
本发明超薄材料的取放机构对于超薄材料取放时不会使材料产生变形,吸附固定材料进行加工时也能保证材料的平整不变形,加工时能够保证材料平整不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图2所示,本发明超薄材料的取放机构包括有一呈方形的框架主体结构1、设置框架主体结构上的把手2、真空吸附条3以及设置于把手2上的真空发生器4。其中,把手2内设置有气体通道,以连接真空发生器4与真空吸附条3。
所述真空发生器4通过压缩气体的排放产生真空,用于真空吸附条3吸附材料,其包括有喷管,喷管连接气体通道,通过喷管高速喷射压缩空气,在喷管出口形成射流,产生卷吸流动。在卷吸作用下,使得与喷管连接的气体通道内的空气不断地被抽吸走,使通道内的压力降至大气压以下,形成一定真空度,从而产生吸附力。
所述真空吸附条3为复数个,该真空吸附条3类似于海绵,其开设有许多小孔,当真空发生器工作时,通过气体管道的架设,使得各个真空吸附条小孔处都能产生负压,通过这些小孔处产生负压,从而吸附住超薄材料,用于材料的取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思拓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思拓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56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密振镜校正系统
- 下一篇:一种激光切割路径规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