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式电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6463.8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01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25 |
发明(设计)人: | 长坂英纪;熊谷龙之助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B25F5/00 | 分类号: | B25F5/00;B25B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尹文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式 电动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式电动工具,其具备拆装自如地装配电池组的装配部、和从上述装配部向上突出的把手部,并在上述装配部的内侧空间配置有电路基板。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的冲击起子:使筒状的把手部从容置有电机等的外壳主体部的下部突出,并且在把手部的下端部形成连结电池组的连结部。在该冲击起子中,将具备连接电池组的电源端子的终端的终端支承板固定于连结部的内侧之后,将容置电机的电路基板的壳体以与终端支承板的上侧重叠的状态进行安装。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30024号公报
然而,如果随着上述的冲击起子等充电式电动工具失误下落而对把手部施加冲击力,则有把手部的根部进入连结部的内侧而与电路基板发生碰撞的危险。假设若上述根部与电路基板发生碰撞,则电路基板可能会因冲击力而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是在对把手部施加了冲击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路基板损坏的充电式电动工具。
技术方案1的发明所涉及的充电式电动工具的特征在于,具备:将电池组拆装自如地装配的装配部;以及从上述装配部向上突出的把手部,并且该充电式电动工具在上述装配部的内侧空间且上述把手部的根部附近,配置有搭载了控制电路的电路基板,在上述内侧空间且上述根部的正下方位置设有支承并阻挡该根部的下端的支承部,该支承部与保持上述电路基板的壳体一体或分体设置。
技术方案2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中,使上述装配部与上述把手部为一体的外壳,由两个分割外壳组装而形成,在沿着上述两个分割外壳的对接面的上述根部的正下方位置设置上述支承部。
技术方案3的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或2中,具备写入该充电式电动工具固有的识别信息的IC标签,并在上述壳体的背面设置能安装上述IC标签的安装部。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所涉及的充电式电动工具,即便是在对把手部施加了冲击力而使得把手部的根部将要进入装配部的内侧空间的情况下,支承部也能支承并阻挡上述根部的下端,从而能够防止根部对电路基板施加直接冲击力。由此,能有效防止电路基板的损坏。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即便是在对外壳施加冲击力而使分割外壳变位从而使分割外壳彼此的对接面将要错开的情况下,支承部也能够支承并阻挡上述根部的下端从而能抑制对接面的错开。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通过在将IC标签预先安装到安装部的状态下将上述壳体组装于装配部的内侧空间,能够与此同时地将IC标签组装于内侧空间。因此,IC标签相对于充电式电动工具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装配有电池组的冲击起子的电池装配部附近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内部结构的电池装配部附近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表示了将IC标签组装到该电池装配部的内侧空间的状态的图。
图中标号说明:
1...冲击起子;10...电池装配部;11...电池装配部的内侧空间;20...把手部;22...把手部的根部;23...左半部分外壳与右半部分外壳的对接面;30...电路基板;31...壳体;35...支承部;37...凹部;38...IC标签;50L...左半部分外壳;50R...右半部分外壳;B...电池组。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冲击起子1具备电池装配部10、把手部20、电路基板30以及操作部40。通过将树脂制的左半部分外壳50L与右半部分外壳50R组装而使电池装配部10和把手部20形成为一体,该树脂制的左半部分外壳50L具有电池装配部10的左侧部分以及把手部20的左侧部分,该右半部分外壳50R具有电池装配部10的右侧部分以及把手部20的右侧部分。另外,冲击起子1是本发明的充电式电动工具的一个例子,左半部分外壳50L和右半部分外壳50R是本发明的两个分割外壳的一个例子。
在电池装配部10上拆装自如地装配近似长方体形状的电池组B。在电池装配部10的从正面观察的左侧面上螺纹安装有将冲击起子1挂在作业者的带子上的钩F(参照图3以及图4)。把手部20形成为从电池装配部10的上表面向上突出。在把手部20的上端连续设置有主体部(未图示),该主体部容置有电机、将电机的旋转转换为旋转击打力并传递到前端工具的击打机构等。另外,电池装配部10是本发明的装配部的一个例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64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3D传感器监测门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车位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