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污染原水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6638.5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隆;牟永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德安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44;C02F1/52;C02F1/32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染 水净化 系统 及其 净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净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将微污染地下水、地表水、矿井水净化为生活饮用水的微污染原水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遭受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饮用水污染尤为突出,人类日常生活用水安全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在一些水资源缺乏的地区,特别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农村地区及水源受到污染的地区,由于优质水源的选取、输送需要大量的投资,当地人民和政府无力承担该项投资,人民大量使用地表水或开采地下水直接或简单澄清消毒后作为生活饮用水,而生活污水也未经处理直接无规则排放,农村农药的大量使用都带来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矿场一般都位于山区或偏远地区,无独立生活水源供给,基本是采用地下水或矿井水简单处理后供给使用。这些取用供给方式的生活饮用水都是不安全的,对使用者身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危害。
现有的各种微污染原水净化技术工艺设计相对单一,对于污染源越来越复杂、污染物种类越来越多、污染物浓度波动范围较大的原水不能充分保障提供安全合格饮用水的能力。
膜技术的应用带了水处理技术的革命,但膜技术广泛应用也逐渐显现出使用方法中存在的不足,把各种污染物的去除负荷都压在超滤、纳滤、反渗透膜上,预处理工艺设计不能完全满足膜处理进水要求,且对于原水水质波动带来的冲击不具备适应能力,这加重了膜的污堵,并导致了净水成本增加,且净水系统运行不稳定,水资源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运行稳定、性能较佳的微污染原水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其针对微污染地下水、地表水、矿井水,尤其是受到有机物、氮、磷、硫化氢、铁、锰、氟化物、石油类污染且总硬度较大的原水进行净化处理为饮用水的技术,可为用户提供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污染原水净化系统,其包括吹脱隔油池、混凝沉淀池、混凝加药装置、第一中间水池、给水泵、曝气生物滤池、第二中间水池、絮凝加药单元、过滤提升泵、多介质过滤器、锰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酸加药装置、阻垢剂加药装置、混合器、反渗透装置、碱加药装置、消毒装置以及紫外线杀菌装置,其中,
所述吹脱隔油池用于将微污染原水中的非乳化油从所述微污染原水中分离出来;
所述混凝沉淀池用于将所述吹脱隔油池的出水中的胶体、Fe3+、悬浮物在混凝剂的絮凝、架桥作用下聚集成絮凝体并从中分离出来,所述絮凝体吸附去除水中的磷;
所述混凝加药单元用于往所述混凝沉淀池中添加所述混凝剂;
所述第一中间水池用于缓冲所述混凝沉淀池的出水;
所述给水泵用于提升所述第一中间水池的出水并使其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下部进入;
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用于进行微泡曝气、生物降解、氧化吸附过滤;
所述第二中间水池,用于缓冲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
所述过滤提升泵,用于提升所述第二中间水池的出水使其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顶部进入;
所述絮凝加药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中间水池的出水添加絮凝剂;
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用于滤除所述第二中间水池的出水中的悬浮物、胶体;
所述锰砂过滤器,用于降低所述多介质过滤器的出水中的锰、铁离子含量;
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用于吸附滤除所述锰砂过滤器的出水中的异味、色度、有机物等杂质并还原去除余氯后达到所述反渗透装置进水水质要求;
所述酸加药装置,用于降低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的pH值;
所述阻垢剂加药装置,用于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中添加阻垢剂;
所述混合器,用于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中对所述酸加药装置与所述阻垢剂加药装置添加的药物进行混合;
所述反渗透装置,用于分离拦截所述活性炭过滤器的出水中的无机盐、剩余有机物、氨氮(离子态NH4+)、总氮、总磷等杂质形成淡水与浓水;
所述碱加药装置用于提高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所述淡水的pH值至人体适宜的pH值;
所述消毒装置与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对所述反渗透装置的所述淡水进行消毒杀菌形成生活用水,所述消毒装置还对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添加消毒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德安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德安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66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灯及其电源模组
- 下一篇:气动型节能活塞平衡式水泵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