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OCT电子结肠镜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7057.3 | 申请日: | 201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97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乔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宝胆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31 | 分类号: | A61B1/31;A61B1/05;A61B1/005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曹爱红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oct 电子 结肠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结肠镜,属于医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OCT电子结肠镜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对疾病的诊断方法有超声波、X射线透视、CT断层扫描和磁核共振等,上述的这些医疗诊断方法都属于侵入式的医疗诊断方法,在诊断使用过程中常常对患者带来痛苦与不适,同时存在检测精度较低、诊断速度不高等缺点。
而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种新的诊断工具——OC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应运而生,其利用弱相干光干涉原理,检测被测组织不同深度的背向散射信号,并通过扫描得到的组织二维或三维深度结构图像进行医疗诊断,具有无辐射、非侵入式、高分辨率及高探测灵敏度等优点。
OCT技术目前已经在眼科检查中得到有效的应用,而介入人体器官内,将OCT技术微型化以应用于人体器官内的病症探查,目前这方面尚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与不足,提供一种OCT电子结肠镜系统,利用OCT电子结肠镜对结肠道及其壁间组织的病变进行扫描,进而得到高分辨率的实时图像,为医生的准确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OCT电子结肠镜系统,包括有OCT电子结肠镜、OCT处理系统、光学摄像系统、冷光源主机及操作键盘,所述OCT电子结肠镜分别与OCT处理系统、光学摄像系统和冷光源主机连接配合,其先端部内嵌有伸缩活动的OCT探头模块,OCT探头模块内设有沿其轴线作圆周运动的OCT成像组件。
进一步,所述OCT电子结肠镜包括有工作手柄、软质工作端部、数据接口、控制部件及器械通道,其中,软质工作端部采用软质材料制造,具有可弯曲性。
进一步,所述软质工作端部的先端部设置有OCT探头模块、光学镜头、导光光纤出口和器械通道出口,其中,OCT探头模块与先端部伸缩式连接且形成一体化结构。
进一步,所述OCT探头模块与内置于软质工作端部先端部的第一微型马达传动连接配合、且由第一微型马达驱动沿先端部的轴线作伸缩式往复直线移动。
进一步,所述OCT成像组件封装于OCT探头模块的外壳内部,其包括有第二微型马达、棱镜、自聚焦透镜及光纤组织,其中,棱镜与第二微型马达传动连接配合、且由第二微型马达驱动绕OCT探头模块轴线作圆周运动。
进一步,所述OCT探头模块外轮廓呈圆柱形结构,外径小于或等于3.0mm。
进一步,所述OCT处理系统包括有OCT处理主机和OCT处理监视器,光学摄像系统包括有光学摄像主机和光学摄像监视器,其中,OCT处理主机、光学摄像主机及冷光源主机分别通过数据线与OCT电子结肠镜的数据接口连接配合,并且与操作键盘连接配合由其进行模式控制。
进一步,所述器械通道的内径大于或等于2.5mm。
进一步,所述OCT电子结肠镜采用电子CCD光学系统,光学镜头直径大于或等于2.8mm;或者采用传统棱镜排列光学系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OCT探头模块设计在电子结肠镜的先端部位置,可以通过内部的第一微型马达将OCT探头模块直线推出进行工作,提高了OCT探头模块工作的简便性,使得OCT探头模块更加耐用,不易受到损伤,提高了使用寿命;同时利用OCT成像组件可以做360°的全方位OCT扫描成像,得到高分辨率的实时图像,为医生的准确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为了能更清晰的理解本发明,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阐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子结肠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电子结肠镜的先端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OCT探头模块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4所示,本发明所述OCT电子结肠镜系统,包括有OCT电子结肠镜1、OCT处理系统、光学摄像系统、冷光源主机2及操作键盘3,其中,OCT处理系统包括有OCT处理主机41和OCT处理监视器42,光学摄像系统包括有光学摄像主机51和光学摄像监视器52,可以分别显示OCT扫描图像和结肠道内的高清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宝胆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宝胆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705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接触送电系统
- 下一篇:预应力测力锚杆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