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房型人工晶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7070.9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1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曌;解江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16 | 分类号: | A61F2/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原绍辉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房型 人工 晶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后房型人工晶体。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提高人工晶体在囊袋中空间位置的稳定性且能够降低人工晶体植入后后囊混浊(PCO)的发病率的光学部后表面明显凸起的后房型人工晶体。
背景技术
人工晶体(IOL)是一种能植入眼内的人造透镜,用于取代因为白内障疾病而变混浊的人眼中的天然晶体,或者用于屈光手术以纠正人眼的视力。人工晶体的形态,通常是由一个圆形光学部分和设置在周边的支撑襻组成。人工晶体的光学部分由光学部和光学部边缘构成。由软材料制成的人工晶体,也经常被称作可折叠人工晶体,可以在折叠或卷曲缩小其面积后通过一个较小的切口(从小于2毫米到3毫米)植入眼内。这种折叠或卷曲后的人工晶体进入眼睛后能自动展开。
按光学部分和支撑襻的结合方式,软性可折叠人工晶体通常分为一件式和三件式。一件式的软性可折叠人工晶体,其光学部分和支撑襻是一个整体,是由同一块软性材料制成的。三件式的软性可折叠人工晶体,其光学部分和支撑襻先通过分体加工,然后再被组合连接成形。
目前用于制备可折叠人工晶体的软性材料主要分为硅胶、亲水性丙烯酸酯(水凝胶)、疏水性丙烯酸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几类。疏水性丙烯酸酯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人工晶体材料。它具有折光指数高和折叠后张开速度适中的优点。比如在美国专利4834750, 5290892 和5814680中给出了几种不同的疏水性丙烯酸酯人工晶体材料的制备方法。
后房型人工晶体1(下文中也可简称为“人工晶体”)在被植入人眼中后通过支撑襻5和囊袋12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维持在人眼后房囊袋12内的相对位置。囊袋的收缩和曲张作用在支撑襻上,与支撑襻相连的人工晶体受到挤压或拉伸,将沿着眼轴方向D-D’进行前后移动。人工晶体1的光学部分2与人眼的角膜11共同组成一个屈光系统,承担人眼约30%的屈光力,如图1所示。在这里说明一下,光线由一种物质射入到另一种光密度不同的物质时,其光线的传播方向产生偏折,这种现象称为屈光现象,屈光度表示这种屈光现象的大小(屈光力),单位是屈光度(缩写为“D”)。1D屈光力相当于可将平行光线聚焦在1米焦距上。眼睛折射光线的作用叫屈光,用光焦度来表示屈光的能力,也叫做屈光度。屈光度是透镜对于光线的折射强度。屈光度是屈光力的大小单位,以D表示,既指平行光线经过该屈光物质,成焦点在1M时该屈光物质的屈光力为1屈光度或1D。对于透镜而言,是指透镜焦度的单位如一透镜的焦距1M时,则此镜片的屈光力为1D屈光度与焦距成反比。透镜的屈光力F=1/f, 其中f为透镜的焦距,式中:屈光力的单位为屈光度,符号为D,量纲为L-1, 1D=1m-1。
在人眼屈光系统中,球差是影响成像质量最重要的因素,通过计算可以获得人工晶体球差最小时的光学面的曲率半径,而计算所得的光学面曲率半径是跟人工晶体材料的折射率有关的。表1给出了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人工晶体球差最小时的两面曲率半径。计算时采用的公式:
(1)
(2)
、分别为人工晶体的前后表面曲率半径,n为人工晶体材料的折射率,n’为玻璃体和房水折射率,、为前后表面屈光度。(1)式由透镜球差表达式达到极值时推导得出:
其中:
(3)。
表1 两种不同折射率的人工晶体球差最小时的两面曲率半径
对于给定屈光力、给定折射率的人工晶体1,其球面像差呈抛物线型变化,如图2所示。在如图2所示的曲线图中,横坐标ρ1表示人工晶体光学部前表面的曲率半径的倒数(ρ1越小,光学部前表面越平坦),不同大小的ρ1大体上与具有不同面形设计的现有技术人工晶体相对应;纵坐标δL0’表示球差的大小。由图2和表1可见,人工晶体的光学部3的面形会显著地影响成像质量。为了将球差(δL0’)减至最小程度从而提高成像质量,现有技术球面人工晶体的面形一般为平凸(光学部前表面为凸形且光学部后表面为平面)或微后凸(光学部前表面为凸形且光学部后表面微凸)。现有技术的人工晶体前后表面曲率半径类型与表1中的接近,后表面趋于平坦,前表面凸出明显,前表面曲率半径普遍小于后表面。临床植入结果也表明,球面人工晶体凸平或前凸明显的光学部结构成像质量更好。所以目前很多人工晶体选择采用这两种常见的面形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70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