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非洲菊花瓣着色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7349.7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3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彭建宗;符敏;杨玉萍;王小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631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非洲 菊花 着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卉植物栽培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促进非洲菊花瓣着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非洲菊是喜光植物,一定强度的光照是非洲菊花序品质形成的重要条件。在生产中,由于光照不足,会导致非洲菊舌状花生长受阻、花瓣着色变浅,失去观赏价值。但是,在国内,非洲菊生产过程中尚未见有人工补光的应用和报道。在国外,荷兰的一些非洲菊种植者在冬季对非洲菊实施人工补光,在该补光技术中,人工光源作为一种能源,目的是用来提高植株叶片光合作用,通过改善植株的生长状况,从而提高花的产量,这种技术需要的光照强度较大,而且由于灯具安装位置离植株较远,因此对早期花序作用不大,且这种补光只适合光照不足的季节。大棚栽培的非洲菊,由于叶片生长茂密,无论在哪个季节其早期花序常处于荫蔽环境中,而早期花序的发育是依赖于光的。可以通过摘除部分叶片,从而减少叶片对非洲菊早期花序的荫蔽,但这种方法对植株的营养生长不利,且工作量大。因此需要建立一种针对非洲菊早期花序的补光新技术。
在之前的研究中,我们把非洲菊花序发育过程分为6个不同的时期,其中1期花序的苞叶已经展开,可见花序中的舌状花和盘状花,其中舌状花与盘状花处于等高的位置,花瓣尚未展开,也未着色(见图1);2期花序舌状花的高度与花序苞叶等高,花瓣尚未展开,也未着色;3期花序的舌状花在花瓣尖端稍微有点展开,并有点状着色;4期花序中舌状花花瓣已经完整着色,但尚处于半展开状态;5期花序中舌状花处于四分之三展开状态;6期花序舌状花处于完全展开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LED灯补光促进非洲菊花瓣着色的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促进非洲菊花瓣着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非洲菊花序从1期开始,采用LED灯对花序补光,使花序处的光照强度大于60μmol.m-2.s-1,补光时间为日间7~9小时,持续补光5~6天。
优选的,1期花序处的光照强度为60~80μmol.m-2.s-1。
优选的,补光时间为每天上午8:00~10:00至下午15:00~17:00。
优选的,补光时间为每天上午8:00至下午16:00。
优选的,所述LED灯悬挂在非洲菊植株上方正对着茎节的位置8~12cm处。
优选的,所述LED灯悬挂在非洲菊植株上方正对着茎节的位置10cm处,这样可以使光集中照射到早期花序中,节约光能的同时有效解决生产过程中早期花序光照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采用LED灯对非洲菊早期花序进行补光,补光时间短,无需耗费大量的光能即可显著促进花瓣的生长和着色,有效提高非洲菊的品质;
(2)本发明选择LED灯作为补光光源,只需要很低的光能即可有效改善早期花序的光照条件,且其发热低,不会对植株产生伤害;
(3)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一年四季均可适用于非洲菊的大棚生产中;
(4)本发明的方法中,LED灯的安装在非洲菊植株的正上方,正对茎节10cm处,这样可以使光集中照射到早期花序中,节约光能的同时有效解决生产过程中早期花序光照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非洲菊的1期花序示意图;
图2是非洲菊的茎节与花序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LED灯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实验结果图(1是实验组:1期花序处光照强度为60μmol.m-2.s-1;2是对照组:1期花序处光照强度为25μmol.m-2.s-1);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实验结果图(1是实验组:1期花序处光照强度为70μmol.m-2.s-1;2是对照组:1期花序处光照强度为25μmol.m-2.s-1);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实验结果图(1是实验组:1期花序处光照强度为80μmol.m-2.s-1;2是对照组:1期花序处光照强度为25μmol.m-2.s-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师范大学,未经华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73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