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系统背板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7627.9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29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廖干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13/22 | 分类号: | G09F13/22;H05K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郭蔚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系统 背板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日益进步以及计算机产业的应用普及,各式各样的可携式电子产品已普遍地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其中,笔记型计算机由于具有处理大量数字化信息的强大功能以及方便携带的外观尺寸与重量,因而受到社会大众的喜爱与广泛使用。另一方面,市售笔记型计算机的屏幕除了包含显示面板及背光模块等组件供显示画面外,亦常见包含有视讯镜头、通信天线等组件供视讯通话及网络通信使用。
如图1所示,现有的笔记型计算机的显示装置80包含系统背板10、背光模块30以及显示面板50。系统背板10包含第一基板11以及第二基板12,背光模块30包含导光板31及光源32,设置于第一基板11内,视讯镜头60及通信天线等组件设置于第二基板12内。其中,为使背光模块30稳固地固定于第一基板11内,会设置如图1所示的夹持装置99或者反射罩等其它组件供夹持光源32以及导光板31的一端。然而,夹持装置99的设置会增加零件数量以及材料费用,且须要与胶框98搭配使用,而显示装置80的厚度亦必须加厚以便容纳,不利于显示装置80的薄形化。以上显示装置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可减少零件用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为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具有较薄的厚度。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含系统背板、背光模块以及显示面板。系统背板包含第一基板以及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具有承托面及第一侧边;其中第一侧边系延伸出反折部,反折部系相对于承托面折回朝承托面中心延伸,并与承托面夹成夹持空间。第二基板由相异于第一基板的材质形成,并具有连接端连接于第一基板的第一侧边与反折部的界线处。背光模块设置于承托面上,并为承托面所支撑,且至少部分容纳于夹持空间。显示面板设置于背光模块上。
背光模块包含导光板,导光板的一端系伸入夹持空间,且为反折部所夹持。背光模块包含光源模块,光源模块可容纳于夹持空间并连接于反折部的内面,朝向导光板伸入夹持空间的一端发射光线。此外,光源模块可设置朝向导光板相反于反折部的另一端。
反折部包含侧壁部分及平台部分,侧壁部分朝离承托面的方向延伸,平台部分则自侧壁部分延伸而出,且相对于侧壁部分朝向承托面中心弯折以夹成夹持空间。其中,显示面板至少部分为平台部分所支撑。第二基板的连接端形成支撑壁,支撑壁与侧壁部分平行并列。支撑壁的外侧面与侧壁部分的外侧面贴合连接。支撑壁朝第一基板延伸形成凸缘,凸缘系位于平台部分上方,且支撑显示面板。显示装置进一步包含支撑框,设置于承托面上,并支撑显示面板相反于反折部的一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显示装置应用于笔记型计算机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示意图;
图4到图6为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示意图;以及
图7A及7B为本发明中系统背板的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组合及分解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系统背板
11第一基板
12第二基板
30背光模块
31导光板
32光源
50显示面板
60视讯镜头
80显示装置
98胶框
99夹持装置
100系统背板
110第一基板
111承托面
112电路承载部
113第一侧边
115反折部
117侧壁部分
119平台部分
120第二基板
121连接端
122段差
123支撑壁
125凸缘
210夹持空间
220容置空间
300背光模块
310导光板
320光源模块
410固定胶带
430固定胶带
451固定胶带
452固定胶带
500显示面板
510控制电路模块
511印刷电路板
513软性电路板
600视讯镜头
700支撑框
800显示装置
900系统前盖
910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76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