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石墨烯、石墨烯/多孔金属复合材料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7930.9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5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黄富强;周密;毕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1/08 | 分类号: | C22C1/08;C23C16/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郭辉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石墨 金属 复合材料 以及 它们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石墨烯/多孔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金属粉体和/或金属氧化物粉体共混,形成混合均匀的粉体后进行成型,在还原气氛下进行高温还原,形成三维多孔金属基底;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所述三维多孔金属基底上生长石墨烯,获得石墨烯/多孔金属复合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多孔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金属粉体及其氧化物粉体进行研磨混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多孔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混合均匀的粉体中加入粘结剂,通过成型方法得到多孔基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多孔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体是选自lr、Pt、Mo、W、Zn、Nb、Ta、Ru、Ti、Zr、Pd、Fe、Co、Ni、Cu、V、Rh及其它们组合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多孔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方法包括:机械压片法,刮涂法,旋涂法以及它们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多孔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还原是在高温炉中进行,高温炉的温度在400-1500℃之间,还原反应时间在0.1小时-20小时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多孔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气相沉积法所采用的碳源包括:甲烷、乙烯、乙炔、乙醇、乙烷、丙烷以及它们的混合气;采用的保护气包括:氮气、氩气、氦气以及它们的混合气;以及采用的还原气体为氢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多孔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气相沉积法包括:
程序升温,升温速率在0.5-20℃/分钟,加热至反应温度700-1500℃,恒温1-240分钟;
导入碳源、氢气和保护气,气体流量为1-800sccm,反应时间1-480分钟;
反应完毕后控制降温速率为10-50℃/分钟,冷却至室温。
9.按照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石墨烯/多孔金属复合材料。
10.一种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金属粉体和/或金属氧化物粉体共混,形成混合均匀的粉体后进行成型,在还原气氛下进行高温还原,形成三维多孔金属基底;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所述三维多孔金属基底上生长石墨烯,获得石墨烯/多孔金属复合材料;
在有机物的保护下,将石墨烯/多孔金属复合材料放入刻蚀液中去除多孔金属基底,获得三维多孔石墨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金属粉体及其氧化物粉体进行研磨混合。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混合均匀的粉体中加入粘结剂,通过成型方法得到多孔基底。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粉体是选自lr、Pt、Mo、W、Zn、Nb、Ta、Ru、Ti、Zr、Pd、Fe、Co、Ni、Cu、V、Rh及其它们组合。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方法包括:机械压片法,刮涂法,旋涂法以及它们的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还原是在高温炉中进行,高温炉的温度在400-1500℃之间,还原反应时间在0.1小时-20小时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多孔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气相沉积法所采用的碳源包括:甲烷、乙烯、乙炔、乙醇、乙烷、丙烷以及它们的混合气;采用的保护气包括:氮气、氩气、氦气以及它们的混合气;以及采用的还原气体为氢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793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的连杆机构
- 下一篇:三通落煤管堵料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