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极电路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8016.6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1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山中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71/00 | 分类号: | H01H71/00;H01H7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何立波;张天舒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极 电路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断路器,特别涉及一种将具有单极的开关机构及过电流跳闸元件的单极用断路器层叠多个而成的多极电路断路器,详细地说,涉及一种在单极用断路器的侧面配置有附属装置的多极电路断路器,该附属装置内置有多个与该单极用断路器的动作连动的开关。
背景技术
在多个、例如2组的开关中,与作为c触点输出的端子连接的各个板弹簧,与电路断路器的动作相对应,经由各自的转动部件反复与作为a触点输出或者b触点输出的固定接触件进行接触/分离,此时,与电路断路器的开关机构部、或者操作手柄连动的那一侧的转动部件作为辅助开关起作用,另一侧的转动部件随着在断开操作中其转动不受限制还是受限制,从而相同地作为辅助开关或者作为警报开关而分别起作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243264号公报(第8页第40行~第49行)
发明内容
在现有的附属装置中,由于作为其触点输出而使用了板弹簧,所以无法避免其转动部件的大型化。因此,必须对每个转动部件配置其转动中心,妨碍部件成本降低及机构紧凑化。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多极电路断路器,其具有实现了转动部件的小型化以及机构的紧凑化的附属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多极电路断路器,在层叠了多个的单极用断路器的侧面配置有附属装置,该附属装置构成为,具有:辅助信号输出,其向外部通知单极用断路器的触点的导通以及非导通;以及警报信号输出,其向外部通知单极用断路器进行了过电流跳闸动作,辅助信号输出以及警报信号输出各自由下述部分构成:微动开关(micro-switch);致动器,其对该微动开关的内部触点进行切换;以及端子,其与微动开关的内部触点电气连接,此外,辅助信号输出的致动器与第一转动部件抵接,该第一转动部件以设置在外壳上的固定销作为转动中心,与单极用断路器的操作手柄的位置对应地进行转动,警报信号输出的致动器与第二转动部件抵接,该第二转动部件同样以设置在外壳上的固定销作为转动中心,在没有被限制部件限制时,与第一转动部件的位移随动,并且,作为第一及第二转动部件的转动中心的固定销是同一个固定销。
发明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所示,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廉价的多极电路断路器,其实现了构成附属装置的部件的小型化及削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及2中的、在单极用断路器的左侧面安装有附属装置的多极电路断路器的外观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附属装置的内部构造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中的附属装置的内部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在多个(在此情况下为2个)层叠的单极用断路器151的左侧面安装有附属装置101的多极电路断路器的外观斜视图,图2是卸下附属装置101的罩体2而从图1纸面上A方向观察的内部构造图,图2(a)表示断开状态,图2(b)表示接通状态,图2(c)表示跳闸状态。
在图1中,利用未图示的销等连结单极用断路器151的操作手柄51和附属装置101的手柄1,使手柄1与操作手柄51的手动进行的接通及断开操作连动,其中,该单极用断路器151是公知的断路器,即,在检测出电路的过电流时,使开关机构部进行断开动作,断开过电流。另外,在左侧面上也设置有单极用断路器151的盖部52,通过卸下该盖部52,将弹键彼此进行组合,即,将从罩体2凸出的弹键3(参照图2)与单极用断路器151的未图示的弹键组合,从而将与开关机构部的过电流跳闸动作相伴的弹键的位移传递至弹键3,附属装置101与单极用断路器151相同地成为跳闸状态,后述的复位柄17d向纸面上的上方移动。此外,由于在纸面上,上侧为电源侧端子53,下侧为负载侧端子54,因此,操作手柄51以及手柄1示出断开状态,但此时如果按下跳闸按钮4,则可以再现上述跳闸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8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过轮发动机驱动航空器的至少一个起落架轮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波粒转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