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管状电机的刹车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8159.7 | 申请日: | 2012-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9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王雍杰;陈锦山;陈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市麒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3/04 | 分类号: | H02P3/04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钟毅虹 |
地址: | 3639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管状 电机 刹车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流管状电机。
背景技术
一般在应用于门窗行业里,当负载较重时,为了使电机能可靠的停刹,一般使用功率越大的电机型号,刹车装置内的刹车弹簧弹力越大,用于脱开刹车的吸力就越大。而刹车装置的体积由于管状电机体积的限制,一般都较小,且封闭。另外,由于该装置的制动间隙在刹车力量不大的时候需要调整在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致使生产的时候此间距很难控制.间隙短吸力可以比较小,但是不能可靠的脱开;间隙长可以比较可靠脱开,但是吸力要求比较大(刹车弹簧力量需要加大)。因此,行业内目前的做法都是在设计的时候在三者之间尽量找一个平衡点,但由于上述特点,设计时要么是刹车线圈(电磁铁)发热厉害,这样容易烧毁刹车刹车线圈(或者要求连续工作时间短)、要么刹车不能可靠脱开、要么批量生产的时候刹车装置一次成品率低,需反复调整。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刹车装置内的刹车线圈(电磁铁)直接并联在马达刹车线圈两端,电机工作时,刹车线圈也同时通电工作。如此结构的直流管状马达的刹车装置普遍存在三个问题。1:刹车装置内的刹车线圈温度过高;2:刹车装置力度偏软;3:批量生产时,该装置一次成功率低, 需反复调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流管状电机的刹车控制装置。该刹车控制装置比较容易达到设计要求,温升适度,批量生产一次成品率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为:
一种直流管状电机的刹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刹车控制装置包括固定于壳体内的一刹车盘和一刹车线圈(电磁铁),一刹车弹簧推顶一刹车片活动在设置于刹车盘和刹车线圈(电磁铁)之间;所述的刹车盘连接直流管状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的刹车线圈(电磁铁)连接刹车控制模块,该刹车控制模块控制刹车线圈(电磁铁)的得电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之处在于:
本发明刹车控制装置将刹车片与刹车盘吸合和脱开单独控制。在刹车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在刹车线圈得电状态下,刹车线圈产生吸力将刹车片往回吸,刹车盘没有摩擦力,直流管状电机正常运行;在刹车线圈不得电状态下,刹车弹簧将刹车片推向刹车盘,从而实现将直流管状电机刹住。如此一来,在工作的前几秒钟采用全功率给刹车线圈(电磁铁)供电,使刹车线圈(电磁铁)按设计值产生吸力使刹车片与刹车盘可靠分离,此时装置正常工作,电机正常运转;然后降低供给刹车线圈(电磁铁)的功率,此时未达到刹车线圈(电磁铁)的释放电压,因此刹车装置仍可靠的工作,电机正常运转直至停止。但是,在整个的工作期间内,刹车线圈(电磁铁)的有效工作电流的大幅降低(最低可降至正常时候的30%),大大减小刹车 线圈(电磁铁)的发热量。因此,可以从设计上把刹车线圈的工作电流往高的方向设计,这样子可以保证刹车片与刹车盘正常吸合时候的力度(同时可以提高批量生产的一次成品率),又可以降低刹车线圈整个工作时期的发热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刹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刹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发明。
如图2所示的一种直流管状电机的刹车控制装置,该刹车控制装置包括固定于壳体(6)内的一刹车盘(1)、一刹车片(3)、一刹车弹簧(5)和一刹车线圈(电磁铁)(4)。所述的刹车盘(1)连接直流管状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的刹车线圈(电磁铁)(4)连接刹车控制模块,该刹车控制模块控制刹车线圈(电磁铁)(4)的得电状态。刹车盘(1)和刹车线圈(电磁铁)(4)之间具有一定制动间隙(2),该制动间隙(2)供刹车弹簧(5)推顶刹车片(3)活动在设置于刹车盘(1)和刹车线圈(电磁铁)(4)之间。
刹车控制模块控制在直流管状电机停止时,刹车弹簧(5)将刹车片(3)推向刹车盘(1),从而实现将直流管状电机刹住;在直流管状电机工作时,刹车线圈(4)得电,刹车线圈(电磁铁)(4)产生吸力将刹车片(3)往回吸,刹车盘(1)没有摩擦力,直流管状电机正常运行;几秒钟后,供给刹车线圈(电磁铁)(4)的功率降低,直流电机仍正常工作,直至停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市麒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漳州市麒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81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控模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SMT网板的扫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