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短绒纤维的梳毛机道夫针布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8378.5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4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倪春锋;李建民;马华东;王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中孚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15/84 | 分类号: | D01G15/8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628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纤维 梳毛机 道夫 针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纺织行业中的梳毛机,尤其涉及梳毛机中道夫上的针布。
背景技术
牦牛绒、羊绒等特种动物纤维原料,具有手感滑糯、弹性好、吸湿、放湿性能好、保暖性能好的特征,适合做精纺高档织物面料,但这些纤维经过初加工多次分梳后,绒纤维细度细、纤维短、长度差异大、而且蓬松。在精纺梳毛机上,上述绒纤维经锡林梳理后,道夫上针布的针齿不断抓绒形成绒网转移出锡林,再由斩刀将道夫上形成的绒网剥下、转移形成绒条。传统的道夫上的道夫针布,如图1所示,其结构包括:针布基体1,针布基体1上设置有针齿2,所述的针齿2为倾斜直齿,即针齿的前齿面和齿背面均为斜直平面,针齿的倾斜方向与道夫的旋转方向相反。上述结构的道夫针布的针齿2的高度高、强度低、齿密度小,故使用上述结构的道夫针布转移短绒纤维时,容易发生针齿倒伏甚至轧坏,道夫针布的使用寿命不长;又由于牛绒纤维和羊绒纤维短,针齿2的齿密度小——传统针齿2的齿密度为200—300齿/平方英寸,相邻针齿之间的间距较大,短绒纤维容易沉积在相邻针齿2之间的底部位置,造成斩刀难以剥取,形成破网或成条困难,导致成品纱的品质低下。因此普遍认为,牦牛绒等短纤维绒无法在精纺梳毛机上成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高、对纤维损伤小、且不容易产生沉积的一种适用于短绒纤维的梳毛机道夫针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短绒纤维的梳毛机道夫针布,包括:针布基体,针布基体上倾斜设置有针齿,针齿包括前齿面和齿背面,所述的齿背面为向外凸出的弧形形状,所述的针布基体上针齿的齿密度控制在403—424齿/平方英寸。
进一步地,前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短绒纤维的梳毛机道夫针布,其中,所述的针齿侧面设置有凹陷的横纹。
本发明的优点是:将针齿的齿背面设置成弧形形状,这样加大了针齿从上至下的截面宽度,从而增加了针齿的强度,避免了针齿倒伏和轧坏的情况发生;减小了相邻针齿间距,针齿密度加大,有效减少了相邻针齿之间绒纤维的沉积,大大方便了斩刀对绒网的剥取,同时也减少了对绒纤维的损伤,提高了成品纱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道夫针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适用于短绒纤维的梳毛机道夫针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一种适用于短绒纤维的梳毛机道夫针布,包括:针布基体1,针布基体1上倾斜均匀设置有针齿2,针齿2包括前齿面22和齿背面21,所述的齿背面21为向外凸出的弧形形状。在针齿2的侧面均匀设置有四道凹陷横纹3。所述的针齿2的倾斜方向与道夫的旋转方向相反,针齿2的高度适宜为2.6—2.8毫米,齿间距为1.9—2.0毫米,针齿密度适宜控制在403—424齿/平方英寸,针布基体1的厚度适宜为0.8毫米。由于将针齿2的齿背面21设置成向外凸出的弧形形状,这样加大了针齿2从上至下的截面厚度,从而增加了针齿2的强度,避免了道夫针布上针齿2倒伏和轧坏的情况发生,延长了针布的使用寿命,同时针齿2的密度加大,减小了相邻针齿2的间距,有效减少了相邻针齿2之间绒纤维的沉积,大大方便了斩刀剥取并获得匀整的绒网,同时减少了对绒纤维的损伤,提高了成品纱的品质。由于在针齿2的表面设置了四道凹陷的横纹3,有效增大了针齿2与绒纤维之间的握持力,进一步减少了落绒,提高了制成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中孚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中孚达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83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