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被动侧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8415.2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5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魏骅;艾传志;郑晓勇;傅淘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被动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安装结构,具体涉及到一种发动机被动侧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向着节能方向发展,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对高强度、轻量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动机支架设计时,为了满足整车NVH性能,零部件逐步采用冲压焊接零件替代了铸造零件。目前冲压焊接零件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发动机被动侧支架和车身连接之间设有橡胶垫,这样发动机被动侧支架振动模态频率值要求较低,但该结构由于零件数量多,相对成本较高;另一种是发动机被动侧支架直接与车身连接,但必须提高支架振动模态频率值,避免发动机振动激励引起的车身共振。为了提高振动模态频率值,被动侧支架一股采用铸件或厚度较厚的钣金件,重量比较重,不能满足整车轻量化设计要求。
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专利文献中记载了“一种发动机被动侧支架”,公开号为CN101983874A。在该专利中所示的发动机被动侧支架采用空腔结构,并在支架空腔内焊接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衬套管,并通过衬套管来增加支架与车身的连接点,从而提高支架的刚度,虽直接与车身连接能满足零件振动模态频率的要求,但结构比较复杂,不便于加工和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被动侧支架,它结构简单、强度高、重量轻,直接与车身连接,能满足振动模态频率值的要求,并能降低成本。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发动机被动侧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与下支架焊接形成空腔,所述上支架和下支架之间焊接有纵向延伸的加强板,通过该加强板将空腔划分为多个小空腔,在上支架的外面设有悬置安装加强板,上支架、下支架和悬置安装加强板均为钣金冲压件。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板将上支架和下支架围成的空腔分为左中右三个小空腔。使发动机被动侧支架具有较好刚度,同时也满足轻量化的要求。
所述上支架上设有纵向延伸的加强筋,进一步增加上支架的刚度。
所述悬置安装加强板设在上支架前部的倾斜面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安装;采用薄钢板焊接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通过加强板将腔体划分为多个小腔体,该结构使零件的内部结构加强,提高了零件的静刚度;提高了零部件的固有频率,从而使整个支架整体振动模态频率得到了提高,满足了发动机支架模态设计的目标值;实现了轻量化、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A-A剖视图;
图3是B-B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发动机被动侧支架,包括上支架1和下支架4,下支架4与上支架1焊接形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在下支架4和上支架1之间焊接有加强板5,通过加强板5将腔体从左到右依次分为多个小空腔,在上支架1上设有两条纵向延伸的加强筋2。在上支架1前部的倾斜面上连接有悬置安装加强板3,上支架1、下支架4和悬置安装加强板3均为钣金冲压件。
作为优选,在下支架4和上支架1围成的空腔内焊接有两块加强板5,通过两块加强板5将腔体分为左中右三个小空腔。
加强板5通过塞焊工艺焊接在下支架4上,加强板5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接的方式与上支架1连接,下支架4通过二氧化碳保护焊并采用分段焊接与上支架1焊接连接为一个封闭的腔体结构,两个加强板5将腔体分为左中右三个小腔体。该结构使零件的内部结构加强,提高了零件的静刚度。该结构提高了零部件的固有频率,从而提高了振动模态频率。经过CAE分析测试后,振动模态频率值完全能够满足设计目标值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84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