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管结构的耐腐蚀烟气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8661.8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6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袁达忠;李玉华;唐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2B1/18 | 分类号: | F22B1/18;F28D15/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管 结构 腐蚀 烟气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余热回收热管技术领域,是热管结构的耐腐蚀烟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烟气余热回收换热器中,由于烟气中或多或少含有硫组份,现有换热设备的换热管两侧为气-液换热,由于气、液侧的对流换热系数的巨大差异,管壁温度更接近与水侧的温度,因而换热管壁面温度即使在烟气温度高于酸露点时,也会造成严重腐蚀,从而影响到设备的安全运转。为降低热管式换热器成本,目前通常在热管外采用翅片,然而飞灰会严重影响到长期的传热效果,而导致传热过程的恶化,同时导致流动阻力明显增加,对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管结构的耐腐蚀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它在一级蒸汽发生器中使用套管式热管,冷却水经套管式内管流入蒸汽发生腔进行预热,套管式热管管壁温度均匀,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也使热管管壁高于烟气中酸露点温度,从而避免腐蚀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热管结构的耐腐蚀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一级蒸汽发生器,二级蒸汽发生器,集汽包,上升管,下降管,冷水进口,蒸汽出口,及外围系统;其一级蒸汽发生器、二级蒸汽发生器并列置于烟气流道中,相互平行设置,一级蒸汽发生器、二级蒸汽发生器的换热管长度大于烟气流道高度;
一级蒸汽发生器的换热管,为套管结构,多根套管结构换热管构成套管式热管管束;
二级蒸汽发生器的换热管,为普通热管,多根普通热管构成热管管束;
一级蒸汽发生器换热管入口伸出于烟气流道侧壁上的入口通孔,锅炉给水进口上端外周圆与侧壁入口通孔周缘固接,并由下隔板将锅炉给水进口与烟气流道密封隔离,换热管入口与锅炉给水进口相通连;二级蒸汽发生器换热管的下端与一级蒸汽发生器换热管入口处的下隔板位于同一平面内,与烟气流道侧壁密封固接;
一中隔板横向密封固接于一级、二级蒸汽发生器的换热管外周圆上,将烟气流道与第一、第二蒸汽发生腔隔离,第一、第二蒸汽发生腔周缘分别密封固接于烟气流道侧壁上;
第一蒸汽发生腔与第二蒸汽发生腔之间相对侧壁以水平连通管相通连;
第一蒸汽发生腔与第二蒸汽发生腔上方水平设有集汽包,集汽包顶端有一蒸汽出口;
第一蒸汽发生腔、第二蒸汽发生腔与集汽包之间,设有多根上升管、下降管,多根上升管、下降管垂直平行设置,每根管的上端与集汽包底侧壁固接,下端分别与第一蒸汽发生腔、第二蒸汽发生腔顶端固接,第一蒸汽发生腔、第二蒸汽发生腔与集汽包内腔,经多根上升管、下降管相通连。
所述的耐腐蚀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所述套管结构换热管,包括内管、外管及上下堵头,内、外管之间的空间封闭,充有工质;内管入口端与锅炉给水进口相通连,内管出口端与第一蒸汽发生腔相通连。
所述的耐腐蚀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所述内、外管为光管形式;工质,在相对高温区,为导热姆A,联苯,导热姆E,萘,汞及水其中之一;相对低温区,为水、乙醇其中之一。
所述的耐腐蚀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工作流程为:
a)锅炉补充水经锅炉给水进口流入一级蒸汽发生器换热管内管;
b)烟气由烟气进口进入,由烟气出口排出;
c)过冷态水由套管式热管管束的内管流入第一蒸汽发生腔内,烟气横掠烟气流道,在流动过程中,烟气与套管式热管管束进行换热,内管中的冷水被第一次加热后,进入第一蒸汽发生腔;
d)在第一蒸汽发生腔中,被加热的水被套管式热管的外壁再进行沸腾换热,生成蒸汽,经上升管进入集汽包,由蒸汽出口排出;
e)由蒸汽携带进入集汽包中的液态水,经下降管回流进入第一蒸汽发生腔、或第二蒸汽发生腔,再与套管式热管的外壁、或二级蒸汽发生器换热管热管的外壁进行沸腾换热,生成蒸汽,经上升管又进入集汽包,往复循环。
所述的耐腐蚀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其所述e)步中,当第二蒸汽发生腔内存积的液态水超过水平连通管底侧壁时,即经连通管反流入第一蒸汽发生腔。
本发明的热管结构的耐腐蚀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可以解决由于烟气中含有硫组份,而引发的烟气腐蚀问题。本发明的耐腐蚀余热回收装置可用于有较大烟气量、温度270℃左右的余热回收系统,典型的应用是在焦化领域的含硫烟气余热回收,能够实现节能增效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热管结构的耐腐蚀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中的套管式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86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