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骨切割工具的一种刃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8692.3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5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卫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凯 |
主分类号: | A61B17/3209 | 分类号: | A61B17/3209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地址: | 030001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割 工具 一种 刃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外科学范畴,具体涉及骨切割工具(如骨刀、骨凿、骨圆凿等)的一种刃口结构。
背景技术
骨刀、骨凿、骨圆凿等骨切割工具是截骨手术的基本手术器械,广泛用于骨科、口腔科及其他科室的截骨手术。这些工具用于骨切割时,常需要打穿坚硬的皮质骨。人体骨骼表面多为不规则弧形,同时由于解剖结构所限,骨刀等工具并不能垂直于骨表面打入,甚至需要倾角30°左右打入。这些因素造成传统的刃口结构骨切割工具在第一次敲击时存在不能有效进入骨质而滑向一侧的风险。这种滑移在骨表面残留部分软组织时或用骨刀打入软性组织(如椎间盘纤维环)时更为明显。骨刀的滑移除给手术操作带来不便外,同时造成周围组织损伤的风险,尤其在脊柱外科,脊髓暴露的情况下,骨刀滑移造成的副损伤可能导致术后脑脊液漏、瘫痪。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骨切割工具稳定性差,手术过程中容易滑动的问题,提供了防滑且便于维护的骨切割工具的一种刃口结构。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骨切割工具的一种刃口结构,刃口一侧设有若干延伸到刀刃端部的凹凸结构,刃口的另一侧为一个平滑面。
凹凸结构的起始部分位于刀体。凹凸结构的凹部分和凸部分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矩形、梯形或者弧形。凹部分和凸部分的截面形状自上而下等形或者自上而下渐变。
本发明所述的骨切割工具刃口结构的一侧表面设有若干延伸到刀刃端部的凹凸结构,这样骨切割工具的刀刃形状为连续凹凸的形状,突出部容易突破骨皮质,进入骨皮质后,骨切割工具给力位置不易发生变化,后续给力的过程也不会发生滑动。另外在刀刃发生磨损、刃口不锋利或凹凸结构受损时,打磨刃口的平滑面一侧,刀刃能随打磨变得锋利,并且随着平滑面的打磨,刀刃处的连续凹凸结构能随打磨恢复原状,不影响骨刀进一步使用的稳定性。这种骨切割工具在骨表面残留部分软组织或用骨刀打入软性组织,如椎间盘纤维环时同样具有大大超过普通骨切割工具的稳定性。
申请人也曾试图将骨刀刃口做成锯齿状,这样齿尖在轻微外力下就可以刺入坚硬的骨皮质,可以有效防止滑移产生。但是由于切割对象为坚硬的骨质,刃口很快会变钝,需要日常打磨维护。锯齿状刃口打磨后会逐渐消失,且打磨只能磨快锯齿尖端,对锯齿的回缩部分无法打磨,因而无法有效切割骨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使用稳定性高,极大地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另外,便于维护,提高了骨切割工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中:1-刀柄,2-刀体,3-刀刃,4-凹部分,5-凸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骨切割工具的一种刃口结构,刃口一侧设有若干延伸到刀刃3端部的凹凸结构,刃口的另一侧为一个平滑面。凹凸结构的起始部分位于刀体2。凹凸结构的凹部分4和凸部分5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矩形、梯形或者弧形。凹部分4和凸部分5的截面形状自上而下等形或者自上而下渐变。
本发明采用在刃口一侧设置凹凸结构的方式,在刀刃处形成连续凹凸结构,起到防滑作用。当刃口变钝,需要打磨维护时,打磨刃口的平滑面一侧,刀刃能随打磨变得锋利,刀刃处的连续凹凸结构能随打磨恢复,起到防滑,并且便于维护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凯,未经李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86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动机总成及其变速器悬置系统
- 下一篇:手动汽车主、副油箱电动转换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