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型触控板模块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8983.2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7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白顺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型触控板 模块 及其 组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板模块,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薄型笔记型电脑的薄型触控板模块。
背景技术
在现今消费性电子产品市场中,各种可携式电子产品皆已广泛使用触控装置作为其数据沟通的界面工具。由于目前电子产品的设计皆以轻、薄、短、小为方向,因此在讲求人性化设计的电脑需求的带动下,搭配触控装置的电脑系统已广泛地出现于市面上。举例来说,可携式电脑一方面强调体积轻薄,一方面又要有大面积的荧幕以显示数字数据,所以常以触控板模块来当作使用者与可携式电脑间的人机界面。当使用者接触施压于此触控板时,触控板能感应施压的位置(甚或施压压力的大小),根据施压的位置不同来代表不同的控制指令,由此控制电脑。
触控板输入模块不仅能减少可携式电脑占用的空间,使可携式电脑不需采用体积较大的键盘;另一方面也能提供更友善的界面,让使用者能更方便地以直觉的方式通过触控板控制可携式电脑。再者,笔记型电脑上也常搭配触控板作为类似鼠标的人机操作界面,故触控装置俨然成为未来人机界面的设计趋势。然而传统的触控板模块仍具有结构庞大的缺点,例如要将其安装至超薄型笔记型电脑内,则会有体积过大的困难。故如何设计出薄型的触控板模块以搭配相应的薄型笔记型电脑,便为现今电脑产业机构设计所需努力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薄型笔记型电脑的薄型触控板模块,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揭露一种薄型触控板模块,其包含有一固定架。该固定架包含有一主体,该主体的表面形成有一破孔,一卡勾结构,设置于该主体上邻近该破孔的位置,以及一凸座,设置于该主体上邻近该破孔的位置。该薄型触控板模块另包含有一背板,扣接于该固定架的该卡勾结构。该背板具有一凹槽结构,该凹槽结构面对该主体的该破孔,且该背板的表面形成有一穿孔。该薄型触控板模块另包含有一触控电路板,设置于该背板的该凹槽结构内。该触控电路板具有一凸块,且该凸块对正该背板的该穿孔。该薄型触控板模块另包含有一定位件,覆盖该背板且固定于该固定架的该凸座,用于限制该背板相对该主体的移动。
本发明另揭露该背板锁固于该固定架的该凸座。
本发明另揭露该背板由可弹性弯曲材质所组成。
本发明另揭露该背板于该触控电路板受外力按压时弹性变形,以辅助该触控电路板相对该固定架产生一相对位移。
本发明另揭露该防水板的两端面分别密贴于该背板与该触控电路板。
本发明另揭露该触控电路板的该凸块用来穿过该背板的该穿孔以抵接于该定位件的一挡块。
本发明另揭露该薄型触控板模块另包含有一防水板,设置于该触控电路板与该背板之间,用以防止液体自该背板外部渗入该凹槽结构内而损毁该触控电路板。
本发明另揭露该防水板的表面形成有一开孔,且该开孔对正该背板的该穿孔。
本发明另揭露该薄型触控板模块另包含有一保护板,设置于该触控电路板与该固定架之间。该保护板通过该固定架的该破孔而外露。
本发明另揭露一种薄型触控板模块的组装方法,其包含有将一触控电路板设置于一背板的一凹槽结构内,且该触控电路板的一凸块对正该背板表面的一穿孔,将该背板扣接于一固定架的一卡勾结构,以及将一定位件覆盖于该背板且固定至该固定架的一凸座。
本发明的薄型触控板模块的结构简单、组装容易,不需使用过多的锁固元件即可快速地组装薄型触控板模块,以搭配具有薄型化结构设计需求的可携式电子产品。此外,本发明的薄型触控板模块可利用其组件的弹性弯曲特性于按压时产生摇摆,意即相对固定架产生位移,以提供使用者较佳的按压触碰感,进而大幅提升本产品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薄型触控板模块的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薄型触控板模块于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薄型触控板模块的组装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 薄型触控板模块 12 固定架
121 主体 122 破孔
123 卡勾结构 125 凸座
14 背板 141 凹槽结构
142 穿孔 16 触控电路板
161 凸块 18 定位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89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维表单定制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网卡命名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