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轮机轮盘拉削组合键及其加工和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19042.0 | 申请日: | 201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6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于志锋;太秀滨;张俊成;车利民;王海波;赵新成;张大旺;李大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5/32 | 分类号: | F01D5/32;F02C7/2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徐爱萍 |
地址: | 150046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轮机 轮盘 组合 及其 加工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气轮机轮盘组合键及其加工和使用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燃气轮机轮盘拉削组合键及其加工和使用方法,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GT25000、30MW燃气轮机是国外引进的船用及输送管道用机组,该型号机组转子为轮盘连接形式,各级轮盘的叶根槽均需在拉床上加工,轮盘的材质为镍基高温合金,所需拉削力非常大;轮盘叶根槽与轮盘轴线存在夹角,这就导致了在拉削工程中周向窜动,严重影响拉削质量。轮盘拉削时的连接方式是:轮盘安装在过渡盘上,过渡盘安装在数控分度台上,然后一同安装在拉床工作台上,各连接环节都是圆止口定位且均用螺栓拧紧。由于较大周向力的存在,为防止周向窜动,轮盘与过渡盘之间采用圆柱销定位;过渡盘与数控分度台、数控分度台与拉床工作台均采用三个平键结构定位。平键结构的采用,虽然减小了周向窜动,但依然无法满足产品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平键在装配时要进行实测配做,调整极不方便,增大了拆装难度,该键均为一次性使用,造成了浪费,对生产非常不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燃气轮机轮盘拉削时采用平键结构进行定位而存在的无法满足产品要求,调整极不方便,增大了拆装难度,平键为一次性使用,造成浪费,不利于生产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燃气轮机轮盘拉削组合键及其加工和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是:燃气轮机轮盘拉削组合键包括左楔形键、中楔形键、右楔形键、螺栓和两个紧定螺钉,所述中楔形键由楔形体和支撑块由上至下制成一体构成,楔形体的左侧面上设置有左楔形键,楔形体的右侧面上设置有右楔形键,定义楔形体与左楔形键的贴合面为第一贴合面,定义楔形体与右楔形键的贴合面为第二贴合面,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均为斜面,第一贴合面和第二贴合面参照中楔形键的中垂面对称设置,所述中垂面垂直于中楔形键的前后端面,第一贴合面的上端和第二贴合面的上端以中楔形键的中垂线为参照呈发散状,第一贴合面的下端和第二贴合面的下端以中楔形键的中垂线为参照呈聚拢状,左楔形键的左端面为竖直面,右楔形键的右端面为竖直面,左楔形键的下端和右楔形键的下端各攻有一个丝孔,每个丝孔内设置有一个紧定螺钉,两个丝孔的轴线在同一水平线上,支撑块的下端开有过孔,过孔内设有螺栓,过孔的轴线与丝孔的轴线垂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二是:燃气轮机轮盘拉削组合键的加工方法,步骤一,根据组合键的设计尺寸整体下料,然后采用线切割方式进行组合键的整体外形加工;步骤二,采用线切割方式将组合键分割为左楔形键、中楔形键和右楔形键,并对切割面进行抛光处理;步骤三,在左楔形键的下端和右楔形键的下端各攻一个丝孔,将紧定螺钉旋入丝孔内,在支撑块的下端开过孔,将螺栓置于过孔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三是:燃气轮机轮盘拉削组合键的使用方法,中楔形键安装在数控分度台的滑槽内,采用螺栓将中楔形键固定在过渡盘上,将左楔形键安装在中楔形键的左侧,将右楔形键安装在中楔形键的右侧,轮盘找正后向下敲紧左楔形键和右楔形键,紧定螺钉顶紧在支撑块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本发明的燃气轮机轮盘拉削组合键消除了周向窜动,满足了产品要求,组合键的宽度可以连续调整,装配后配合为零间隙,而且本发明的燃气轮机轮盘拉削组合键无需实测配做,便于调整,减小了拆装难度,实现了重复利用,避免了浪费,有利于生产。本发明的燃气轮机轮盘拉削组合键的加工方法简单,制造精度低。本发明的燃气轮机轮盘拉削组合键的使用方法简便,便于轮盘找正,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燃气轮机轮盘拉削组合键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燃气轮机轮盘拉削组合键的应用结构图,图5是图4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9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