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截流阀来排空井下充填立管内空气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9462.9 | 申请日: | 201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6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蔡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翼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F16K31/12;F16K3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107 | 代理人: | 韩辉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截流 排空 井下 充填 立管内 空气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空井下充填立管内空气的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截流阀来排空井下充填立管内空气的控制方法,属于采矿充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一些特殊条件下的开采会给地表建筑物、公路、大坝等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因此井下充填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膏体充填方式由于充填后强度高、井下不容易脱水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膏体充填方式所输送的物料为非均质体,在管道立管处容易产生气体而造成堵管,一旦堵管将对整个充填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排空立管处的空气对整个充填系统的运行意义重大。
因此,随着井下填充技术的不断提高,及时排空井下充填立管内空气以保障充填管道的运行状况,发现并处理故障点,已经成为今后井下填充系统发展的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采用截流阀来排空井下充填立管内空气的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液压控制截流阀,阀的动作稳定;通过位移传感器可以准确的测量阀开度的大小;通过PLC控制系统可以准确的控制阀的具体开度。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采用截流阀来排空井下充填立管内空气的控制方法,包括有液压泵站、截流阀、位移传感器、PLC控制系统,其特点是PLC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缆分别与液压泵站、截流阀相连接,液压泵站通过油管与截流阀相连接,安置在截流阀上的位移传感器通过PLC的模拟量模块将实时数值传递到PLC控制系统中,PLC控制系统根据位移传感器传递的实时数值控制截流阀开度的大小,排空井下充填立管内空气。
为更好地完成本发明的目的,所述控制截流阀开度的大小,以排空井下充填立管内空气是:首先用水对井下充填管路进行冲洗,在冲洗的过程中将截流阀开度调到最大,然后向管道内泵送水泥浆体对管路进行润滑,润滑后再向管道泵送物料,在泵送物料前把截流阀调节到小流量,使截流阀前的流量大于截流阀后的流量,以便使管道内的物料慢慢的充满井下充填立管,将管道内的空气从井下充填立管上设置的排气阀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液压控制截流阀,截流阀的动作稳定;通过位移传感器可以准确的测量截流阀开度的大小;通过PLC控制系统可以准确的控制截流阀的具体开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截流阀的布局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这种采用截流阀来排空井下充填立管内空气的控制方法,包括有液压泵站、截流阀、位移传感器、PLC控制系统,其中PLC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缆分别与液压泵站、截流阀相连接,液压泵站通过油管与截流阀相连接,安置在截流阀上的位移传感器通过PLC模拟量模块将实时数值传递到PLC控制系统中,PLC控制系统根据位移传感器传递的实时数值控制截流阀开度的大小,排空井下充填立管内空气。
实施步骤如下。
按附图1组建控制系统,按附图2示意的阀位进行布局,按附图3示意的控制流程进行控制。
由PLC控制系统启动液压泵站,液压泵站本身能进行压力的自保持控制,为截流阀(2)调节开度做好准备。充填过程首先要用水对管路进行冲洗,在冲洗的过程中将截流阀(2)开度调到最大,然后向管道内泵送水泥浆体对管路进行润滑,润滑后就可以向管道泵送物料,在泵送物料前把截流阀(2)调节到小流量,使截流阀(2)前的流量大于截流阀(2)后的流量,这样管道内的物料就会慢慢的充满立管,空气就会从立管上面的排气阀(1)排出。
具体过程为:根据具体的泵送速度可以先将截流阀(2)调节至1/3或1/2开度位置,打开排气阀(1),开始泵送,观察排气阀(1)是否有物料流出,如果有物料流出则将截流阀(3)调节至最大开度,观察排气阀(1)是否有物料流出,如果此时仍有则证明立管内空气已排空。此时保持截流阀(2)开度不变,将排气阀(1)关闭。另外在进行管道充填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泵送量的大小调节截流阀(2)的开度来满足充填工艺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翼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飞翼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94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