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主控板、交换板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19861.5 | 申请日: | 2012-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02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方庆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935 | 分类号: | H04L12/9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换 芯片 端口 管理 方法 主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主控板、交换板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系统处理能力的指数被提升,通信系统的集中式管理架构很难满足性能需求,正在逐步被分布式管理架构代替。
在通信系统的分布式管理架构中,每个业务板都带有很强的业务独立处理能力,同时各个业务板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不再采用共享总线方式,而采用了基于全交换的架构,通过增加交换板实现各个业务板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交换板与每个业务板之间都具有独立的业务数据通道实现点到点连接,以便于进行数据通信。同时为了增强可管理性,在通信系统的分布式管理架构中仍然保留了集中的主控板,主控板与每个业务板和交换板之间都具有管理通道,用于负责对每个业务板的监控以及交换板的配置、维护、状态监控等。为了保证所有业务板插入后都能正常通信,通常情况下主控板上的交换芯片端口和交换板上的交换芯片端口全部打开,始终处于工作状态。
现有技术中主控板上的交换芯片端口和交换板上的交换芯片端口始终处于工作状态,造成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主控板、交换板与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着的能源浪费的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分布式通信系统;所述分布式通信系统包括交换板,主控板,多个业务板,所述主控板包括第一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管理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交换板包括第二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数据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多个业务板中各所述业务板是否在位;
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板不在位时,控制所述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检测到的不在位的所述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和/或向所述交换板发送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以使所述交换板接收到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后根据接收到的在位消息中的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换芯片端口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分布式通信系统;所述分布式通信系统包括交换板,主控板,多个业务板,所述主控板包括第一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管理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交换板包括第二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数据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主控板发送的包含在位业务板信息或者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所述在位消息是所述主控板对所述多个业务板中各所述业务板进行在位检测得到的;
当所述在位消息中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根据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主控板,位于分布式通信系统;所述分布式通信系统还包括交换板,多个业务板,所述主控板包括第一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管理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交换板包括第二交换芯片,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交换芯片的一个或多个端口分别与所述多个业务板中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板相连,以实现所述通信系统数据平面的数据交换;所述主控板还包括:
在位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多个业务板中各所述业务板是否在位;
处理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业务板不在位时,控制所述主控板的第一交换芯片上与检测到的不在位的所述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和/或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交换板发送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以使所述交换板接收到包括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的在位消息后根据接收到的在位消息中的所述不在位业务板信息控制所述交换板的第二交换芯片上与所述不在位业务板对应的端口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198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