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熟料的冷却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0385.9 | 申请日: | 2012-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40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文;刘四海;宁勇;鲁纪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立文 |
主分类号: | C04B7/47 | 分类号: | C04B7/47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宁星耀;许伯严 |
地址: | 4100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熟料 冷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泥熟料的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水泥熟料都是采用单一的气相作为换热介质,使得出窑的水泥熟料冷却,通常换热介质是空气,空气和水泥熟料交换热量,然后进入回转窑和干法窑分解炉内助燃或者预热生料,以提高换热效率。但是空气的热容量较低,平均约为1.14KJ/℃.Kg,换热效率低;为了使出料冷却熟料温度降低到100℃以下,需要向冷却机内鼓入过量的空气。一般冷却机鼓风量为2-4Nm3/Kg.熟料,而实际燃烧需风量小于等于1.0 Nm3/Kg.熟料,鼓入过多的空气,一方面增加了风机功率,另一方面二次风温难以提高,同时废气量增加,废气带走的热损失也增加,因此,用单一的气体作为熟料冷却介质,效率低,使得许多情况下冷却机熟料的温度还是在100℃以上,不能达到要求。
而且,水泥熟料在降温过程中较易结块,使得其内部温度难以降低,从而不能最大程度、最快的降低水泥熟料的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且成本低廉的水泥熟料的冷却方法。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泥熟料的冷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对水泥熟料鼓入冷却介质空气并喷入冷却液,喷入的空气量是每1kg熟料喷入空气0.5-1L,冷却液喷入量为每1kg熟料喷入冷却液0.02-0.1kg,喷入液体的时间为4-12min;
(2)振动水泥熟料,振动时间为8-24min(优选10-20min);
(3)重复步骤(1)和(2)的操作至少1次。
优选步骤(1)和(2)合并同时进行,即对水泥熟料鼓入冷却介质空气并喷入冷却液,喷入的空气量是每1kg熟料喷入空气0.5-1L,冷却液喷入量为每1kg熟料喷入冷却液0.02-0.1kg,在鼓入冷却介质空气和喷入冷却液的同时,振动水泥熟料,冷却振动时间为8-24min(优选10-20min);
进一步,喷入的冷却液优选水,特别是工业用水、灌溉用水,也可以是饮用水、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等。
本发明向水泥熟料中通入空气,同时喷入冷却液如水,由于水比空气吸热能力强,因此提高了水泥熟料的冷却效率,液态水平均热容4.184/℃.Kg,汽化热2460KJ/Kg,水汽平均热容2.33KJ/℃.Kg,因此1kg液态水变成1000℃水汽需要的热量是1kg空气升至同样的温度所需热的4.4倍,采用液相作为熟料的辅助冷却介质,可使熟料快速、高效的冷却,大幅度降低水泥熟料的温度,降低能耗。
水汽化后入回转窑或者分解炉中可与高温煤炭反应,形成水煤气,使得煤炭的燃烧速度更快,热力更加集中,因此,适量汽化的水不但不会影响熟料煅烧,而且有助于燃烧,但水蒸气太多会使燃烧不旺,甚至熄灭,太少,则会达不到助燃的效果,因此,冷却液如水的喷入量必须控制适当。
振动有利于水泥熟料均匀换热,可提高散热效率;振动次数,可根据水泥熟料体积的大小选择确定,一般可为2-3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对水泥熟料鼓入空气并喷入液体工业用水5min;
(2)振动步骤(1)水泥熟料10min;
(3)重复步骤(1)和(2)的操作1次。
空气鼓入量是每1kg熟料喷入空气1L,液体喷入量是每1kg熟料喷入液体0.05kg。
本实施例之熟料温度在20min内降低到80℃,能耗降低49%。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对水泥熟料鼓入冷却介质空气并喷入冷却液工业用水,喷入的空气量是每1kg熟料喷入空气0.8L,冷却液喷入量为每1kg熟料喷入冷却液0.1kg,在鼓入冷却介质空气和喷入冷却液的同时,振动水泥熟料,冷却振动时间为10min。
本实施例之熟料温度在40min内降低到70℃,能耗降低3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对水泥熟料鼓入空气并喷入工业用水12min;
(2)振动步骤(1)水泥熟料12min;
(3)重复步骤(1)和(2)的操作3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立文,未经刘立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03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