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板带的表面破鳞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1787.0 | 申请日: | 2012-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1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段明南;王英杰;全基哲;李山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45/06 | 分类号: | B21B4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114 | 代理人: | 竺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板 表面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金属板带的表面破鳞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前夹送辊、前三辊张紧单元、后三辊张紧单元、后夹送辊;其特征在于,前三辊张紧单元、后三辊张紧单元之间还设置至少两组破鳞单元,两破鳞单元反向布置;每个破鳞单元包括三个小直径破鳞辊,其直径范围100mm~500mm,三个小直径破鳞辊呈三角布置,其中,位于中间的中间破鳞辊与两侧的两个破鳞辊可相对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带的表面破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鳞单元的三个小直径破鳞辊,位于中间的中间破鳞辊与两侧的两个破鳞辊相对移动的移动幅度范围为:打开状态下,中间破鳞辊靠近两侧破鳞辊最近的辊面与两侧破鳞辊靠近中间破鳞辊的辊面之间留有一定的垂直间隙,其间隙量保持在10mm~100mm;在破鳞状态下,中间破鳞辊向金属板带方向移动、压靠,在压靠最极端状态下,中间破鳞辊中心轴与两侧破鳞辊的中心轴完全水平一致;破鳞单元中两侧的两个破鳞辊的辊面在任何状态下都始终保持辊面一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板带的表面破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三辊张紧单元中,分别包括中间辊、两侧辊;中间辊与两侧辊之间可相对滑移,通过滑移来实现各个张紧辊与金属板带之间的包角,从而实现张力的建立。
4.一种金属板带的表面破鳞方法,金属板带窜带连续通过前夹送辊、前三辊张紧单元、至少两组破鳞单元即前弯曲破鳞单元和后弯曲破鳞单元、后三辊张紧单元、后夹送辊;所述的两个破鳞单元反向布置,每个破鳞单元包括三个小直径破鳞辊,其直径范围100mm~500mm,三个小直径破鳞辊呈三角布置,其中,位于中间的中间破鳞辊与两侧的两个破鳞辊可相对移动;当金属板带完全通过各个单元之后,在前、后夹送辊夹紧的作用下,分别对前三辊张紧单元中的中间压下辊进行辊面压下,同时对后三辊张紧单元的中间压下辊进行压下,此时处于前、后三辊张紧单元之间的金属板带立刻产生一定的张力,在这个张力作用下,金属板带的足够平直,前弯曲破鳞单元的中间破鳞辊与后弯曲破鳞单元的中间破鳞辊均处于打开状态;当金属板带处于张力作用下的平直状态下之后,立刻对前弯曲破鳞单元中的中间破鳞辊进行压下,即实现金属板带在中间破鳞辊的辊面能形成一定的包角;与此同时,对后弯曲破鳞单元中的中间破鳞辊进行压靠,同样是为实现金属板带在后弯曲破鳞单元中中间破鳞辊的上辊面形成一定的包角,前、后弯曲破鳞单元中的两个中间破鳞辊形成的包角角度值保持一致;如此,当金属板带在各个辊组已经到位的状态下进行连续传送时,所有通过前三辊张紧单元与后三辊张紧单元之间的金属板带均在带有一定张力状态下陆续通过前弯曲破鳞单元和后弯曲破鳞单元,通过这种小辊径、大包角的连续弯曲,实现金属板带的上下表面鳞皮破裂,达到表面破鳞效果。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金属板带的表面破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鳞单元的三个小直径破鳞辊,位于中间的中间破鳞辊与两侧的两个破鳞辊相对移动的移动幅度范围为:打开状态下,中间破鳞辊靠近两侧破鳞辊最近的辊面与两侧破鳞辊靠近中间破鳞辊的辊面之间留有一定的垂直间隙,其间隙量保持在10mm~100mm;在破鳞状态下,中间破鳞辊向金属板带方向移动、压靠,在压靠最极端状态下,中间破鳞辊中心轴与两侧破鳞辊的中心轴完全水平一致;破鳞单元中两侧的两个破鳞辊的辊面在任何状态下都始终保持辊面一致。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金属板带的表面破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破鳞单元设有两个以上,相互反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17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