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装置及其发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2074.6 | 申请日: | 2012-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3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余鹭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0 | 分类号: | H01L33/60;H01L33/50;H01L25/075;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连耀忠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及其发光方法。
背景技术
首先,需要说明,白光是一种复合光,需要由多种光谱共同组成。从光谱分布角度而言,有三种公式,第一种公式,蓝光+黄光=白光;第二种公式,蓝光+绿光+红光(+黄光)=白光;第三种公式,蓝光+黄光+红光=白光。
日本日亚(Nichia)公司最早获得白光LED照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US5998925,该专利可简言之:蓝光LED光源+黄色荧光粉=白光LED光源,即第一种方式。三菱化学在公开号为US2007007494A1的专利申请中,在黄色荧光粉加入绿色荧光粉和红色荧光粉以形成白光,即第二种方式。更进一步,其他公司仍采用第二种公式申请专利,但是绿光和红光的产生,是由绿色LED和红色LED产生,而非靠荧光粉受激发产生。
现有技术中,光源的光都是直接透过荧光粉射出,然而这种光源射出的光线混合效果不够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及其发光方法,经一次或者多次漫反射的光线在反射腔体内相互混合后射出,使得射出的光线混合更加均匀。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发光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发光子模块,在发光子模块之间形成反射腔体并且每个发光子模块的正面均朝向反射腔体,所述的每个发光子模块均包括基板和反射层,且基板和反射层之间依序相固定,其中,反射层作为发光子模块的正面朝向反射腔体;至少一个发光子模块设有至少一个LED光源,所述的LED光源固接于所述的基板上并朝向反射腔体,至少一个发光子模块设有荧光转换层,所述的荧光转换层涂覆于反射层上,至少一个发光子模块包含至少一个透光区域。
所述的反射层部分区域上涂覆有荧光转换层。
所述的LED光源至少发出一种颜色的光,所述LED光源发出光的波长范围在200nm~700nm。
所述的荧光转换层至少包含一种荧光转换物,所述的荧光转换物是稀土荧光粉材料、量子点材料中的一种或者两种的组合。
所述的基板上放置有电路层,所述的LED光源的电极与所述的电路层相连接。
所述的LED光源发出的第一种光照射到荧光转换层上,第一种光的一部分被荧光转换层吸收并发射第二种光,第二种光与所述的第一种光的另一部分均透过荧光转换层并照射到反射层上,经过一次或者多次的漫反射从所述的透光区域射出。
所述的第一种光的波长范围在200nm~700nm。
所述的第二种光的波长范围在200nm~700n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经一次或者多次漫反射的光线在反射腔体内相互混合后射出,使得射出的光线混合更加均匀;
第二,由于反射腔体自带开放式透光区域,所以气流会在反射腔体内加速流动,利用空气传导来进行散热,在混光的基础上省去了笨重的铝制散热器,不仅使LED光源温度下降,达到提高性能和寿命的目的,同时节约了成本;
第三,荧光转换层并未与LED光源的PN结直接接触,所以荧光转换层的温度不会随着LED光源的温度上升而提高。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种发光装置及其发光方法不局限于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发光装置,包括第一发光子模块1和第二发光子模块2,在所述的第一发光子模块1和所述的第二发光子模块2之间形成反射腔体3并且第一发光子模块1和第二发光子模块2的正面均朝向反射腔体3,所述的第一发光子模块1和第二发光子模块2均包括基板4和反射层5,且基板4和反射层5之间依序相固定,其中,反射层5作为第一发光子模块1和第二发光子模块2的正面均朝向反射腔体3;所述的第一发光子模块1设有两个LED光源7,所述的第二发光子模块2设有一个LED光源7,所述的LED光源7固接于所述的基板4上并朝向反射腔体3,所述的第一发光子模块1和第二发光子模块2均设有荧光转换层6,所述的荧光转换层6涂覆于反射层5上,所述的第一发光子模块1和第二发光子模块2均包含两个透光区域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阳光恩耐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20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