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风电“部分削峰填谷”的电池储能系统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2405.6 | 申请日: | 2012-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70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蓓;李建林;靳文涛;马会萌;惠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J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部分 削峰填谷 电池 系统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用于风电“部分削峰填谷”的电池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方法结合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技术,将在第k个采样点采集的风电实时输出功率数据PWG(k)与该时段内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数据的加权平均值Pref相比较,判断风电实时输出功率数据PWG(k)在削峰启动区还是填谷启动区,如风电实时输出功率数据PWG(k)在削峰启动区,启动削峰,控制电池储能系统充电;如风电实时输出功率数据PWG(k)处于填谷启动区,则启动填谷,控制电池储能系统放电,使风储合成出力达到削峰启动区或填谷启动区的下限值;如风电实时输出功率数据PWG(k)不在削峰启动区或填谷启动区,电池储能系统不工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电“部分削峰填谷”的电池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述的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数据的加权平均值Pref的方法是:
通过“部分削峰填谷”控制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块,将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系统输出的功率预测数据读入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在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中以4小时为时间间隔对功率预测数据求加权平均值,得到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数据的加权平均值Pref:
式中:
Pref: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数据的加权平均值;
PWGL′:时间间隔4个小时内第i个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数据;
N:时间间隔4个小时内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数据总个数;
mi:PWGL′在时间间隔4个小时内出现的频次。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风电“部分削峰填谷”的电池储能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的风电实时输出功率数据PWG(k)处于削峰启动区或填谷启动区的步骤如下:
首先在数字信号处理模块中设定部分削峰或填谷启动区下限比例因子α,0<α<1,和上限比例因子β,0<β<1且α<β<1,形成以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数据的加权平均值Fref为中心的双重包络线,内层包络线分别为Pref(1+α)和Pref(1-α),外层包络线分别为Pref(1+β)和Fref(1-β);内层包络线内的区域为“部分削峰填谷”的内层非控制区,如果风电实时输出功率数据PWG(k)落在内层非控制区内,说明风电实时输出功率数据PWG(k)与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数据的加权平均值Pref偏差较小,没有呈现峰或谷,不启动削峰填谷;外层包络线以外的区域为外层非控制区,如果PWG(k)落在外层非控制区内,说明风电实时输出功率数据PWG(k)与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数据的加权平均值Pref偏差较大,鉴于电池储能系统能力有限,不启动削峰填谷;外层包络线Pref(1+β)和内层包络线Pref(1+α)之间的区域为部分削峰启动区,如果风电实时输出功率数据PWG(k)落在部分削峰启动区内,说明风电实时输出功率数据PWG(k)相对于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数据的加权平均值Pref呈现出高峰,启动部分削峰控制,计算风电实时输出功率数据PWG(k)和内层包络线Pref(1+α)的差值ΔP(k)=PWG(k)-Pref(1+α),控制电池储能系统充电;外层包络线Pref(1-β)和内层包络线Pref(1-α)之间的区域为部分填谷启动区,如果风电实时输出功率数据PWG(k)落在该部分填谷启动区内,说明风电实时输出功率数据PWG(k)相对于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数据的加权平均值Pref呈现出低谷,启动部分填谷控制,计算风电实时输出功率数据PWG(k)和内层包络线Fref(1-α)的差值ΔP(k)=Pref(1-α)-PWG(k),控制电池储能系统放电,将在第k个采样点采集的风储联合出力Pout(k)控制在以风电功率超短期预测数据的加权平均值Fref为中心的内层包络线内,减小风电实际输出相对于风电超短期预测功率水平的偏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240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