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字温湿度检测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2891.1 | 申请日: | 2012-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9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高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鹤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100 山东省济南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 温湿度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湿度检测仪器,具体地说是一种数字温湿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温度和湿度的测量和控制是许多行业的重要工作目标之一,不论是粮食仓库、中药材仓库,还是图书保存,气象观测、科学研究以及特殊产品的生产安装等领域,都需要有规定的温度和湿度,而且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对温湿度控制的场合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温度和湿度却是最不易保障的指标,针对这一情况,研制可靠、实用、高精度的温度和湿度检测系统就显得非常重要。虽然现有技术的温湿度传感器种类很多,但在使用中普遍存在的不足是电路设计不甚合理,主要体现在传统的温湿度传感器的输出精度主要靠电位器、可调电阻等校准,长时间工作后,电位器、可调电阻等的阻值会出现波动,造成温湿度值的输出精度逐渐出现偏差加大现象,因此测量精度难以保证,且在线性度、重复性、互换性、一致性等方面往往不尽人意。以及缺少电压和电流过载的保护,因而存在对温湿度传感器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有着较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克服传统温湿度传感器在以上设计上的短缺,提供一种电路设计更加合理,高精度输出,保护更加完善,使用寿命更长的温湿度传感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其结构是由温度感应电路A、湿度感应电路B、两路八位拨码开关电路C、A/D转换电路D、复位电路E、中央处理器单元F、晶振电路G、D/A转换电路I、变松器及电压电流保护电路H和温度和湿度模拟量输出电路J组成,其中温度感应电路A、湿度感应电路B、A/D转换电路D、中央处理器单元F、D/A转换电路I、变松器及电压电流保护电路H、温度和湿度模拟量输出电路J组成主电路,两路八位拨码开关电路C在温湿度传感器校准时提供温度和湿度补偿数据,复位电路E、晶振电路G玉单片机处理单元F连接为其工作提供必要支持,其中:
温度感应电路A是由集成电路U4、电阻R9-R14、电容C4、C5、C15组成,其中电阻R11为铂电阻,即温度感应探头,电阻R9和R12串联集成电路U4的7脚与电源4.2V之间,电阻R11一端节电阻R9、R12之间,另一端接地,电阻R10和R13串联于电源4.2V与接集成电路U4的8脚之间,电阻R14一端接电阻R10、R13之间,另一端接地,电容C15并接集成电路U4的7、8脚,电容C5接集成电路U4的7脚与地线之间,电容C4并接集成电路U4的8脚与地线之间,其中电容C4、C5接地;
湿度感应电路B是由集成电路U2、电阻R1-R8、电容C1-C3组成,其中C1为湿敏电容,即湿度感应探头,电阻R4并接U2的1、12脚,电阻R2并接U2的1、6脚,电阻R3并接U2的6、12脚,电阻R1并接U2的1、7脚,电阻R7并接U2的6、3脚,电阻R8并接U2的3、10脚,电容C1并接U2的7、3脚,电容C2、C3并接U2的3、12脚,U2的3脚接地,12脚接电源5V;
两路八位拨码开关电路C是由拨码开关SW8-1和SW8-2、排阻PS9-1和PS9-2组成,拨码开关SW8-1的1-8脚分别和排阻PS9-1的2-9脚相连,拨码开关SW8-1的9-16脚接地,排阻PS9-1的1脚接5V电源,拨码开关SW8-2的1-8脚分别和排阻PS9-2的2-9脚相连,拨码开关SW8-2的9-16脚接地,排阻PS9-2的1脚接5V电源;
A/D转换电路D由集成电路U4、晶振XT2、电容C6和C7组成,集成电路U4的5脚、9脚、15脚分别接3V、1.2V、3V电源,晶振XT2的两端分别连接集成电路U4的2脚和3脚,电容C6、C7分别连接晶振XT2的两端后接地,集成电路U4的1脚、12脚、13脚分别连接集成电路U1的7脚、12脚、13脚;集成电路U4的16脚接地;
复位电路E由电容C8和电阻R15组成,电阻R15接集成电路U1的10脚与地线之间,电容C8的一端接5V,电容C8的另一端集成电路U1的10脚;
中央处理器单元F由集成电路U1构成,集成电路U1的44脚接5V电源,集成电路U1的22脚接地;
晶振电路G由晶振XT1、电容C13、C14组成,晶振XT1的两端分别连接集成电路U1的20、21脚,电容C13、C14分别连接晶振XT1的两端后接地;
D/A转换电路I由集成电路U3和电容C9组成,集成电路U3的7脚接电阻R16,6脚和8脚分别连接2.1V、5V电源,U3的5脚接地,U3的1脚、2脚、3脚分别连接集成电路U1的15脚、16脚、17脚,4脚接电阻R17,电容C9并接集成电路U3的5、8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鹤,未经高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2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