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蒸汽发生器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3947.5 | 申请日: | 2012-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705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苏永华;苏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华技锅炉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汽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汽发生器。
背景技术
不论是在工业、商业还是日常生活均需要使用蒸汽,以工业为例,在纺织印染行业利用蒸汽对织物染色和后整理;以商业为例,宾馆、洗浴中心和餐饮行业以蒸汽作为热源对水加热或进行蒸煮饭菜;以日常生活为例,利用蒸汽供暖,等等。
本发明涉及的蒸汽发生器所用的燃气主要但并不限于由生物质燃料或由液态碳五作为原料所产生的燃气,就生物质燃料的燃气发生装置可以在中国专利文献中大量见诸,如CN201242172Y(一种生物质燃气发生器)、CN201069176Y(秸秆燃气发生器)和CN101921626A(植物质能燃气发生器),等等。就液态碳五作为原料的气化装置如CN2316560Y(液态碳五气化燃烧装置)、CN2295105Y(一种液态碳五气化罐)、CN1134529A(一种低压常温碳五制气输配系统)和CN201443682(液态碳五气化装置),等等。就利用上述以外的不可再生的自然(天然)资源即煤作为原料的燃气发生装置如CN201031219Y(多功能一体化循环净化燃气发生器)和CN102002396A(煤气发生器),等等。然而随着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的节约意识乃至保护意识的增强,目前较器重于采用前述的生物质燃料制备燃气,由这种燃气作为蒸汽发生器的燃料。
关于蒸汽发生器的技术信息同样可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大量见诸,略以例举的如CN2872104Y(抽油烟机自动清洗装置用的蒸气发生器)、CN2881352Y(一种蒸气发生器)、CN201429061Y(蒸汽发生器)、CN201526949U(一种新型蒸汽发生器)、CN201764472U(一种蒸气发生器)、CN201944817U(余热自动蒸汽发生器)和CN202092114U(过热蒸汽发生器),等等。并不限于例举的这些专利申请内容均存在蒸汽发生效率低而不适合于前述的场合,尤其不适合工业和商业上使用。
典型的文献记载如A.CN2003705Y推荐的“蒸汽发生器”;B.CN200982620Y提供的“高效节能燃气蒸气发生器”;C.CN201263616Y介绍的“燃气蒸汽发生器”;D.CN201575446U公告的“一种节能环保蒸汽发生器”。
上述文献A由于结构上的原因而仅能满足餐饮行业的小气量供气要求,例如用来为蒸、炖、煮等提供蒸汽。上述文献B和C同样存在与文献A雷同的欠缺。上述文献D相对于文献A-C而言具有结构简单的优势并且还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其是将一组列管设置在水箱的箱腔内,即在箱腔内隔设出列管室,在列管室的下部设置与燃气管道相接的燃烧器,由燃烧器燃烧的高温烟气在途经列管的管腔时使列管受热,进而由列管将水箱中的水加热至沸腾而产生蒸汽,直至由水箱顶部的箱盖上的蒸汽出口引出,供使用。可见该专利方案同样存在汽化效率低而无法应对工业、商业使用要求。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本申请人作了旷日持久的探索与实验,终于找到了能够满足人们越来越期望的产汽效率高、体积小、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并且用途广泛的设计方案,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内容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蒸汽发生量而藉以满足工业化、商业化使用蒸汽要求和有益于体现良好的节能效果的蒸汽发生器。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蒸汽发生器,包括一基座;一筒体,该筒体设置在基座上,并且该筒体具有一内套筒,该内套筒的外壁与筒体的内壁之间构成有一隔腔,并且在该内套筒的顶部构成为燃烧室,该燃烧室具有一个排烟口;一端构成为进水端而另一端构成为蒸汽引出端并且盘绕成单个或彼此联通的复数个筒形体构造的一蒸汽发生盘管,该蒸汽发生盘管设置在所述内套筒内;一筒体盖,该筒体盖盖置在所述筒体的顶部;一具有一燃气引入接口和一火焰喷嘴的燃烧器,该燃烧器固定在所述筒体盖上,其中:燃气引入接口与燃气源管路连接,而火焰喷嘴探入于所述筒体内,并且对应于所述蒸汽发生盘管的中央;一供水机构,该供水机构设置在所述的基座上,并且串接在所述隔腔与所述进水端之间;一用于将由所述蒸汽发生盘管发生的蒸汽引出的蒸汽引出管,该蒸汽引出管与所述的蒸汽引出端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筒体上并且位于筒体的下部设置有一排污阀,该排污阀与所述的隔腔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华技锅炉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华技锅炉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39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