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视频水生生物采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4205.4 | 申请日: | 2012-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9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涛;刘矢;蒋博轩;蒋树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02 | 分类号: | G01N1/02;G01N1/1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76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频 水生 生物 采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频水生生物采样器及采样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沿江工业的迅猛发展、全球温室效应的延续,江、河、湖泊污染日趋严重。直接影响这畜牧业农业良性发展尤其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饮用水体的质量产生严重的污染;直接改变了江、河、湖泊水生生物群体生物链的可持续性良性循环,造成许多水生生物濒临灭绝的边缘。例如炼油厂的含油污水、化工厂的残留化工废料等日本海啸引起核物质泄露正威胁着临近海水域的水生生物,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进而开展内陆水域及界江、界河的水质调查,水生生物群体的跟踪普查工作。现有的水样采样器存在没有对定置深水水域的采样功能和对深水水域真实环境下利用视频摄像技术、计算机技术有目的、准确的采集水生生物和进行科学的数理统计、描述和记录,给科研工作者带来繁重的从复性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视频水生生物采样器,能够在可视频条件下采集水生生物样本,在水域真实环境下利用视频摄像技术、计算机技术有目的、准确的对采集水生生物群体信息进行科学的数理统计、描述和记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视频水生生物采样器,其组成包括:具有放样阀门的壳体,所述的壳体下端连接具有下锥体活动门的下端盖,所述的下锥体活动门上端连接采样器下活动门连杆内通气腔体,所述的采样器下活动门连杆内通气腔体内装有电缆线,所述的下锥体活动门下端通过所述的电缆线连接视频可转角度摄像头,所述的采样器下活动门连杆内通气腔体和所述的电缆线穿过上端盖,所述的采样器下活动门连杆内通气腔体外套有压缩弹簧,所述的压缩弹簧有下支撑环支撑,所述的采样器下活动门连杆下端通气腔体外连接水温感应探头。
所述的视频水生生物采样器,所述的上端盖上端连接牵引绳吊环,所述的下端盖下端连接保护支架,所述的水温感应探头信号线连接电缆,在所述的采样器下活动门连杆内通气腔体上端具有穿过所述的电缆线的电缆锁紧螺母,所述的下椎体活动门和所述的下端盖锥体部分相互配合构成水生生物采样器的放样门,所述的采样器下活动门连杆内通气腔体位于所述的上端盖与所述的支撑环之间部位具有腔体内排气孔,所述的采样器下活动门连杆内通气腔体位于所述的上端盖配合的中间位置具有出气孔,所述的视频可转角度摄像头外具有摄像头保护罩。
所述的视频水生生物采样器,所述的壳体和所述的摄像头保护罩由有机玻璃材料制成,所述的上端盖、所述的下端盖、所述的保护支架、所述的采样器下活动门连杆内通气腔体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一种视频水生生物采样方法,把牵引绳拴在牵引绳吊环上,按牵引绳上的长度尺度数值将视频水生生物采样器放置在需要的水下深处,通过可视频可转角度摄像头上传在计算机显示器的水生生物群体信息观察摄像头周围的水生生物分布情况,当计算机显示器上出现需要扑捉的水生生物群体时,立刻拉动电缆线,信息电缆线带动活动门连杆,克服弹簧的弹力带动下锥体活动门上升,被采水生生物群体随水样涌入视频水生生物采样器内腔体,采样器中空气通过内排气孔进入活动门连杆腔体内,由活动门连杆上升后被打开的出气孔派出,水样灌满视频水生生物采样器内腔体后松开电缆绳,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使下锥体活动门关闭;于此同时出气孔回复于下锥体活动门连杆与上端盖之间,关闭出气孔使采样器内腔体与外界水体隔开。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操作者可以直接通过传递上来的水生生物图像信息,用视频水生生物采样器准确扑捉水生生物样本。
本发明操作者可以直接通过传递上来的水生生物图像信息,在水域真实、具体环境条件下利用视频摄像技术、计算机技术有目的、准确的对采集水生生物群体信息进行科学的数理统计、描述和记录。
本发明视频水生生物采样器中的采样器内腔体15、腔体内排气孔7、采样器下活动门连杆内通气腔体8、出气孔14、上端盖构成了自动排气机构,采样过程中起到准确排气和隔绝采样器内腔体与外界水体的作用。
本发明视频水生生物采样器起到了固定深度采集水生生物样本和测量温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42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