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鸡病毒性疾病的蛋白质复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4232.1 | 申请日: | 2012-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6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常维山;张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8/21 | 分类号: | A61K38/21;A61P31/12;A61P31/14;A61P31/16;A61K38/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病毒性疾病 蛋白质 复合物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鸡病毒性疾病的蛋白质药物复合物,属于兽药领域。
(二)背景技术
干扰素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是由生物体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受到病毒或其他诱生剂的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分泌性可溶糖蛋白。1957 年,英国病毒生物学家Issacs 和瑞士微生物学家Lindenmann在研究禽流感病毒的干扰现象时,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中发现一种具有干扰病毒繁殖作用的因子,他们把这种物质命名为干扰素(Interferon,IFN)。
但是,干扰素仅能保护没有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不受病毒感染,本专利利用干扰素和干扰素诱导蛋白制备的治疗鸡病毒病蛋白质组合物,可用于治疗已被病毒感染的病鸡,其效果比单独使用干扰素或常规抗病毒化学药物显著。
MxA抗病毒蛋白是新发现的由I型干扰素(IFNα/β)诱导产生的分布于细胞质中的78 kD的蛋白质,具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对多种RNA病毒和部分D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哺乳动物分泌的干扰素能够诱导细胞进入抗病毒状态,其I型干扰素通过和干扰素受体之间的结合引发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导致了MxA蛋白以及其它抗病毒蛋白的表达。
(三)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鸡病毒性疾病的蛋白质复合物,目的是将鸡用白细胞干扰素和干扰素诱导蛋白MxA组合制备一种治疗鸡病毒性疾病蛋白质复合物,用于预防鸡新城疫和禽流感。
一种治疗鸡病毒性疾病蛋白质复合物,含有105~106国际单位IU/ml鸡用白细胞干扰素和20~40mg/ml鸡干扰素诱导蛋白MxA; 所述的鸡干扰素诱导蛋白MxA 按文献生产(陈蕾,江国托,常维山*.鸡Mx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检测,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22(11):1018-1024)。
一种治疗鸡病毒性疾病蛋白质复合物,其制备方法如下: 1)将鸡用白细胞干扰素用生理盐水配制成含105~106国际单位IU/ml鸡用白细胞干扰素的溶液,作为A液。
2)将纯化的鸡干扰素诱导蛋白MxA用生理盐水配制成含20~40mg/ml鸡干扰素诱导蛋白MxA的溶液,作为B液。所述的鸡干扰素诱导蛋白MxA 按文献生产纯化(陈蕾,江国托,常维山*.鸡Mx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检测,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22(11):1018-1024)。
3)将A液与B液按1:1(V/V)混合,制成治疗鸡病毒性疾病蛋白质复合物, -20℃以下冷冻保存。治疗时每只鸡每天的使用量为0.1~0.2ml/kg,每天一次。
利用本发明制备的治疗鸡病毒性疾病的蛋白质复合物可用于鸡新城疫、禽流感的治疗,也可用于提高新城疫、禽流感疫苗免疫效果。
(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治疗鸡病毒性疾病蛋白质复合物的制备
1)将市购鸡用白细胞干扰素用生理盐水配制成含白细胞干扰素105~106国际单位IU/ml的溶液,作为A液。
2)按文献生产(陈蕾,江国托,常维山*.鸡MxA基因的克隆、表达及生物学活性检测,中国免疫学杂志,2006,22(11):1018-1024)鸡干扰素诱导蛋白MxA,用生理盐水配制成20~40mg/ml鸡干扰素诱导蛋白MxA的溶液,作为B液。
3)将A液与B液按1:1(V/V)混合,制成治疗鸡病毒性疾病蛋白质复合物, -20℃以下冷冻保存。
实施例2 临床应用的效果:
1) 治疗鸡新城疫:对于临床上已确诊为鸡新城疫的鸡群,每只鸡每天饮用治疗鸡病毒性疾病蛋白质复合物0.1~0.2ml/kg一次,连用3天,治愈率可达80%以上。
2)治疗鸡禽流感:对于临床上已确诊为鸡禽流感的鸡群,每只鸡每天饮用治疗鸡病毒性疾病蛋白质复合物0.1~0.2ml/kg一次,连用5天,治愈率可达70%以上。
3)预防鸡新城疫、禽流感:接种鸡新城疫、禽流感疫苗后48h,每只鸡每天饮用鸡病毒性疾病蛋白质复合物0.1~0.2ml/kg一次,连用2天,可延长新城疫、禽流感疫苗保护期2~3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42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针床托架前调整块固定装置
- 下一篇:圆型针织机沉降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