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4744.8 | 申请日: | 2012-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7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光弘;大和田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T13/128 | 分类号: | B60T13/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张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促动器对制动操作力增力的增力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制动装置中,公知有对液压式制动器的摩擦制动和电动发电机等发电机的再生制动的制动力分配进行控制而得到所希望的制动力的再生协调控制。在专利文献1记载有如下的制动控制装置,即,在主缸与各车轮的液压制动器之间安装有由泵、蓄能器及电磁阀等构成且对向液压制动器供给的液压进行增减及保持的液压控制装置,利用该液压控制装置对在再生制动时向液压制动器供给的液压进行调节,从而进行再生协调控制。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02678号
但是,如专利文献1记载地,在利用液压控制装置进行再生协调控制的制动控制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在再生协调控制的执行中,利用液压控制装置对制动液压进行增减时,由于主缸的液压发生变动,所以对制动踏板的反作用力发生变动,制动踏板的操作感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再生协调时降低制动踏板的反作用力的变动并改善制动踏板的操作感的增力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增力装置具备:通过制动踏板的操作而移动的输入部件;相对于该输入部件可进退动作的助力部件;利用所述输入部件的移动而推进所述助力部件并与所述输入部件随动的促动器;对所述输入部件及所述增力部件的推力进行合成后向主缸的活塞传递,将来自该活塞的反作用力分配给所述输入部件和所述助力部件的反作用力分配机构;相对于所述输入部件的推进施加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施加装置,所述输入部件在利用所述制动踏板的操作使所述主缸产生液压之后至所述促动器的推力达到满负荷状态的期间,直到自初始位置移动规定行程量之前,都不从所述反作用力分配机构受到反作用力,而相对于进一步的行程,则从所述反作用力分配机构受到反作用力。
根据本发明,在再生协调时能够降低制动踏板的反作用力的变动,改善制动踏板的操作感。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增力装置的制动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增力装置及主缸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表示在图1的增力装置中、主缸的活塞处于不产生液压的余隙行程范围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表示在图1的增力装置中、主缸产生液压且该液压的反作用力不向输入杆传递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表示在图1的增力装置中、主缸产生液压且该液压的反作用力向输入杆传递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对第二实施方式的增力装置的主要部分进行放大表示的纵向剖面图;
图7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增力装置的纵向剖面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增力装置的输入输出特性的曲线图。
符号说明
19:制动踏板
101、201、301:增力装置
110:主缸
111:阀体(助力部件)
133:输入杆(输入部件)
155:反作用部件(反作用力分配机构)
159:反作用力弹簧(反作用力施加装置)
160:主活塞(活塞)
200:制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说明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增力装置101的汽车的制动装置200。制动装置200具备:增力装置101;与安装于增力装置101的主缸110的液压口164、165连接并向各车轮Wa~Wd的液压制动器的轮缸(制动分泵)Ba~Bd供给制动液压的液压控制装置5;控制液压控制装置5的控制器7;进行再生制动的再生制动装置8。
液压控制装置5具有由第一液压回路5A和第二液压回路5B构成的、形成为所谓的“X配管”的双系统液压回路,所述第一液压回路5A(图1的液压控制装置5中央的右侧部分)用于将来自主缸110的主口164的液压向左前轮Wa及右后轮Wb的制动装置的轮缸Ba、Bb供给,所述第二液压回路5B(图1的液压控制装置5中央的左侧部分)用于将来自副口165的液压向右前轮Wc及左后轮Wd的制动装置的轮缸Bc、Bd供给。
在本实施方式中,制动装置是将液压向轮缸Ba~Bd供给而使活塞前进,将制动片推压到与车轮一起旋转的的盘式转子而产生制动力的液压式盘式制动器,但是也可以是公知的鼓式制动器等其它液压式制动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47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饱和醛和/或不饱和羧酸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肝癌早期预警和筛查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