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5084.5 | 申请日: | 2012-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89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可调 限位 装置 | ||
1.一种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设置在微跌试验机的测试台上,用于限制试件微跌后的位置并利于拾取,其特征在于,所述试件限位装置包括由前侧墙、后侧墙、左侧墙和右侧墙通过角立柱相连接围成限制所述试件跌落的区域,其中:
在所述前侧墙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前挡板,所述前挡板经由前导杆连接在所述前侧墙外侧的前挡板拉手上,在所述前侧墙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前挡板移动位置的前挡板锁紧部件;
在所述后侧墙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后挡板,所述后挡板经由后导杆连接在所述后侧墙外侧的后挡板拉手上,在所述后侧墙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后挡板移动位置的后挡板锁紧部件;
在所述左侧墙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左挡板,所述左挡板经由左导杆连接在所述左侧墙外侧的左挡板拉手上,在所述左侧墙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左挡板移动位置的左挡板锁紧部件;
在所述右侧墙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右挡板,所述右挡板经由右导杆连接在所述右侧墙外侧的右挡板拉手上,在所述右侧墙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右挡板移动位置的右挡板锁紧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墙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试件回位气缸,所述第一试件回位气缸沿所述左挡板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左侧墙的下部设置有适配所述第一试件回位气缸的活塞端穿过的第一门孔;在所述右侧墙的外侧设置有第二试件回位气缸,所述第二试件回位气缸沿所述右挡板的移动方向设置,在所述右侧墙的下部设置有适配所述第二试件回位气缸的活塞端穿过的第二门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侧墙、前挡板、后侧墙和后挡板上均设置有用于避免与所述试件跌落区域上方的拾取部件发生碰撞或干涉的通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锁紧部件包括前导柱、前锁紧手轮及其螺杆和前刹紧块;所述前导柱设置在所述前挡板上,所述前锁紧手轮及其螺杆和前刹紧块设置在所述前侧墙上,在所述前侧墙上还设置有适配所述前导柱的前导柱孔,所述前锁紧手轮及其螺杆的轴心线与所述前导柱的轴心线相垂直,所述前刹紧块的一端与所述前锁紧手轮的螺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前导柱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板锁紧部件包括后导柱、后锁紧手轮及其螺杆和后刹紧块;所述后导柱设置在所述后挡板上,所述后锁紧手轮及其螺杆和后刹紧块设置在所述后侧墙上,在所述后侧墙上还设置有适配所述后导柱的后导柱孔,所述后锁紧手轮及其螺杆的轴心线与所述后导柱的轴心线相垂直,所述后刹紧块的一端与所述后锁紧手轮的螺杆螺纹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后导柱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挡板锁紧部件包括左锁紧手柄和左抱紧块;所述左抱紧块套设在所述左导杆上,所述左锁紧手柄连接在所述左抱紧块的槽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挡板锁紧部件包括所述右挡板锁紧部件包括右锁紧手柄和右抱紧块;所述右抱紧块套设在所述右导杆上,所述右锁紧手柄连接在所述右抱紧块的槽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墙的内壁上设置有适配容纳所述左挡板的左凹槽,在所述右侧墙的内壁上设置有适配容纳所述右挡板的右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侧墙镶嵌有适配所述前导杆穿过的直线轴承,在所述后侧墙中镶嵌有适配所述后导杆穿过的直线轴承,在所述左侧墙镶嵌有适配所述左导杆穿过的直线轴承,在所述右侧墙中镶嵌有适配所述右导杆穿过的直线轴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可调的试件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导杆和所述后导杆上均设置有刻度线,在所述左导杆和所述右导杆上均设置有刻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508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