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百病益饿食医食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210025707.9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4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葛志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葛志奎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L1/10;A23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百病 益饿食医 食疗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疗配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百病益饿食医食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一饿治百病是人体的生理“求生”自救痊愈本能,当病重的时候往往伴随着没有胃口不想吃饭,吃什么都不香,导致脾胃的气血生化功能减弱,气血不足以滋养身体,从而使病症随之渐渐加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百病益饿食医食疗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它能促使胃气得以提升,脾胃的气血生化功能得到了强化,滋养身体的气血充盈,促使阴阳平衡,病症也随之转向康复痊愈。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百病益饿食医药膳配方和百病益饿食疗配方;百病益饿食医药膳配方组成为:大米、黑米、红米、玉米、高梁米、饭豆、黄豆、绿豆、黑豆、赤小豆、山楂、麦芽、神典、干姜、大枣、西洋参;百病益饿食疗配方组成为:不老草、灵芝、虫草、老虎须草、山药、丁香、马尾千斤草、五指毛桃。
百病益饿食医药膳制作工艺为:山楂炒焦黑、白米、黑米、红米等炒熟,玉米、高梁米、饭豆、黄豆、绿豆、黑豆、赤小豆、大枣蒸熟晒干,再蒸再晒,然后再与麦芽、神典、干姜、西洋参等混合研成细粉制成糕饼或饵丸或制成米糊即可食用。
百病益饿食疗制作工艺为:将不老草、灵芝、虫草、老虎须草、山药、丁香、马尾千斤草、五指毛桃晒干,消毒研成细粉10克小包装袋备用即可。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促使胃气得以提升,脾胃的气血生化功能得到了强化,滋养身体的气血充盈,促使阴阳平衡,病症也随之转向康复痊愈。适用于治疗黑瘦、黄瘦的增肥、肥胖症,胖病的减肥和肠胃病和脂肪肝、糖尿病、三高症等慢性病。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百病益饿食医药膳配方和百病益饿食疗配方;百病益饿食医药膳配方组成为:大米、黑米、红米、玉米、高梁米、饭豆、黄豆、绿豆、黑豆、赤小豆、山楂、麦芽、神典、干姜、大枣、西洋参;百病益饿食疗配方组成为:不老草、灵芝、虫草、老虎须草、山药、丁香、马尾千斤草、五指毛桃。
百病益饿食医药膳制作工艺为:山楂炒焦黑、白米、黑米、红米等炒熟,玉米、高梁米、饭豆、黄豆、绿豆、黑豆、赤小豆、大枣蒸熟晒干,再蒸再晒,然后再与麦芽、神典、干姜、西洋参等混合研成细粉制成糕饼或饵丸或制成米糊即可食用。
百病益饿食疗制作工艺为:将不老草、灵芝、虫草、老虎须草、山药、丁香、马尾千斤草、五指毛桃晒干,消毒研成细粉10克小包装袋备用即可。
用法:25天为一疗程,食疗方1次10克,1日3次。食医方5天一周期,1日3次,结合食疗方,第一周期第一天一次60克,第二天一次45克,第三天一次35克。第四天一次25克。第五天一次15克。第二个五天周期的第一天一次60克。第二天一次45克。第三天一次25克。第四天一次25克,第五天一次15克,如此反复5个5天周期共25天为一疗程。
本具体实施方式能促使胃气得以提升,脾胃的气血生化功能得到了强化,滋养身体的气血充盈,促使阴阳平衡,病症也随之转向康复痊愈。适用于治疗黑瘦、黄瘦的增肥、肥胖症,胖病的减肥和肠胃病和脂肪肝、糖尿病、三高症等慢性病。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具体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之处在所述的百病益饿食医药膳配方组成为:红茶0.5.绿茶0.5.普饵0.5、咖啡豆0.5、菊莴0.5;制作工艺为:食医方兑入红茶、绿茶、普饵、咖啡豆、菊莴研细30克装袋备用。
用法:一次30克开水冲泡温服,一日.3-5次。(如制成膏或湿粉状贴在肚脐处,则每次5-10克,10小时一次)
本具体实施方式生饥耐饿解渴,双效双向调节,体型胖瘦称心可易,可自动减少胃火过旺,易饿善饥的饮食量,可变易肥胖臃肿体型回复玲珑典线,可提升脾虚腹胀的消化能力,醒脾开胃,产生饥饿感,可易体型消瘦回复丰满或苗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葛志奎,未经葛志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57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驱动IC芯片
- 下一篇:射频信号处理电路与正交功率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