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挤压式换热单元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10025806.7 | 申请日: | 2012-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8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辉 |
主分类号: | F28F7/00 | 分类号: | F28F7/00;B29C4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顾伯兴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式换热 单元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应用中的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挤压式换热单元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早先的细线肋换热器是通过在基板上打孔后穿入导热细线,此方法工艺复杂,且利用范围较低,结构上不具备贴付在一般的换热表面以增加换热的优势,后来市场上提供一新方案用于细线换热器的制作,虽然相对前面之前有所改进,但是一根长且细的细线每次只能排一层同样制作复杂,制作成本高,也不能通过黏附在需要换热表面并增大表面积以增加换热。普通压铸成型的柱形肋,因工艺限制,不能做到极细的肋径及较大的肋长径比。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挤压式换热单元,解决了制作复杂,制作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肋径可以做到极细,肋长径比也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挤压式换热单元,包括辅助基板,辅助基板上设有导热肋线,辅助基板和导热肋线是一体成型。
进一步,辅助基板有导热肋线的一面上设有基板,基板上设有供导热肋线穿过的基板孔。
进一步,导热肋线的排列是顺排或交错排列。
进一步,根据基板的开口形状,导热肋线的截面是圆形、多边形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换热单元材料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聚合物。
进一步,导热肋线设置在基板的一侧,可以通过相同工艺或背靠背组合形成双面加强型,以适应不同的需要。
进一步,挤压式换热单元可通过将单边加强的基板整形后,黏结或焊接在需要换热的表面增强换热。
进一步,挤压式换热单元可通过单层或多层排列组成更大换热器芯体,通过自然对流或强制换热流体流过基板两边达到换热的效果。
一种挤压式换热单元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
a、在基板上开设基板孔,把基板放置在下模上,下模上设有与基板相匹配孔,且下模孔较基板孔大,把金属或非金属聚合物流动液体倒在基板上;
b、用上模挤压倒有金属或金属聚合物流动液体,液体就会从基板的另一侧流出冷却后形成肋线,把下模拿出;上模挤压流动液体后,基板上的金属或非金属聚合物流动液体并不全部流出基板孔,那么就会在上模与基板间形成辅助基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挤压金属或非金属聚合物流动液体,在基板的一侧形成顺排或错排的导热肋线,达到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果的作用,还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制成单面加强或双面加强;单面加强换热单元可以整形后焊接或黏贴在需要换热的表面以提高其换热效率,单面和双面加强换热单元可以单独或组合成为换热芯体,为通过其流道的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的流体提供换热,制作简单,成本低,且达到了增加换热面积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单面换热加强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面换热加强结构示意图;
图3是单面换热加强单元贴付在圆柱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换热单元组合为换热芯的应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6 是换热加强制作方法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基板 2、导热肋线 3、基板孔 4、辅助基板 5、下模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一种挤压式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辅助基板4,辅助基板4上设有导热肋线,辅助基板4和导热肋线2是一体成型,辅助基板4有导热肋线2的一面上设有基板1,基板1上设有供导热肋线2穿过的基板孔3;导热肋线2的排列可根据需要是顺排或交错排列;导热肋线2设置在基板1的一侧也可通过同样工艺形成双面加强或两个单面加强的单元背靠背组合形成双面加强,以适应不同的需要;如图4所示的是挤压式换热单元是通过单层或多层排列组成更大换热器芯体;根据基板的开口形状,导热肋线2的截面是圆形、多边形或椭圆形;挤压式换热单元材料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聚合物。
如图3所示,图中将单面换热单元整形后,可以通过焊接或黏贴的方式,用焊接材料或黏结材料将此一种换热单元贴付在需要加强换热的表面,此表面可以为平面、圆柱表面,球面或其他不规则曲面,以增强表面的换热,图中以圆柱面示意;如图4所示,通过单片或彼此之间的组合,结合外围壳体形成流道,形成换热器,换热流道可以为双层,也可以为多层,换热流体,分别走在基板的两边,流向可以为顺流,逆流或交叉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辉,未经魏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100258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河鳗的人工繁殖方法
- 下一篇:一种减少公害、自动积灰的吸烟装置